近日,国际中文教育学院海外实习项目顺利结营,恰逢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建校65周年,国际中文教育学院的9位学生在捷克布杰约维采,以文化为笔、以匠心为墨,书写了一段献礼校庆的跨文化篇章。
捷克当地时间10月17日,布杰约维采孔子课堂内华服生辉、古韵流转。为献礼学校65周年校庆,也为在结营之际再添文化亮色,参与海外实习项目的同学们开展了汉服与旗袍传统服装体验活动。
当学员们换上形制典雅的汉服,交领右衽、宽袍广袖间是华夏服饰文化的千年积淀;当大家身着剪裁得体的旗袍,盘扣摇曳、裙摆生姿中是东方女性的婉约与端庄。她们从汉服的“礼仪符号”讲起,解析服饰里的文化密码;在旗袍的试穿体验中,让捷克友人直观感受“东方美学”的韵味与气度。这不仅是一场服饰的体验,更是一次以传统服装为媒的文化对话。
9名参与实践项目的学生还走进布杰孔堂,开启了“月饼工坊”文化盛宴,为实习旅程画上温馨句点。主讲同学为孔堂学员们讲述月饼的来历与寓意,从“嫦娥奔月”的传说到中秋团圆的期盼,再延伸至中国传统寓言故事,把文化的种子播撒在大家心间。工坊里,孔堂为同学们准备了多样口味的月饼皮和馅料,供大家自由搭配。制作步骤看似简单:将月饼面团揉成均等圆球,压扁裹馅,再用模具压制。但初次接触的学员们难免手忙脚乱。9位来自中国的“小助教”便化身文化使者,手把手教学,耐心解释制作原理。当一个个印有“中秋”“团圆”字样,刻着嫦娥、月亮、兔子图案的精巧月饼从模具中诞生,学员们的惊喜溢于言表。活动最后,大家手持自己的月饼作品合影留念。
结营仪式上,孔子课堂负责人郝文钧院长为9位学生颁发结营证书。他在致辞中鼓励同学们:“国际中文教育是一场漫长而美丽的旅程,希望你们不断学习、实践、邂逅与留念,在传播中华文化的道路上,做母校精神的践行者,做文明互鉴的桥梁者。”
从汉服旗袍的雅致风韵,到月饼工坊的团圆温情,再到结营仪式的薪火传承,同学们以文化为桥,连接中外;以实践为舟,献礼校庆。未来,国际中文教育学院的同学们将继续以专业为基、以文化为翼,在国际中文教育的征程上,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为母校争光,为文明互鉴贡献更多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