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实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改革创新的工作部署,积极探索人工智能技术与思政课教学深度融合的新路径,9月23日,马克思主义学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教研室(以下简称“概论”教研室)成功举办集体备课会暨“AI+示范课程”建设推进会。会议由学院副院长、“概论”教研室主任罗国辉主持,教研室全体成员参加会议,共同研讨思政课教学提质增效的创新方案。
会议第一项议程,由刘诚洁老师系统介绍了“AI+概论课程”的建设进展。她详细解读了课程建设的顶层设计要求与具体目标,汇报了团队在课程资源数字化、教学案例库构建、AI互动场景设计等方面所做的扎实前期准备。她展示了目前已在部分班级试运行所取得的初步成效,包括学生课堂参与度的显著提升、个性化学习路径的初步实现等,同时也坦诚分析了当前面临的技术适配、资源整合以及如何确保AI应用的理论深度等挑战,为后续建设提供了清晰的问题导向。
王龙老师进行了“超星泛雅”智慧教学平台的操作演示,重点展示了AI功能如何赋能“概论”课程教学全流程。他现场模拟了利用平台发起主题讨论、组织实时互动答题、发布智能批改作业以及调用AI助教进行个性化答疑辅导等具体场景。他特别演示了AI助教如何基于课程知识点库,即时回应学生提问,生成拓展学习材料,有效辅助教师进行分层教学,引起了在场老师的浓厚兴趣。
在经验分享环节,杨怡莹老师围绕“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动实践”这一选题,分享了如何借助AI工具筛选前沿案例、设计沉浸式互动环节、构建动态评价体系,旨在实现AI技术贯穿于课前预习、课中探究、课后拓展的全过程,使思政课教学更加精准、生动和深刻。
在自由研讨环节,与会教师结合各自的教学实践,展开了热烈而深入的交流。大家围绕“AI如何助力实现理论讲授的深入浅出”“如何利用AI工具增强课堂的互动性与生成性”“如何设计和评估AI赋能的教学案例”等核心问题各抒己见。
最后,罗国辉老师强调了推动“AI+思政课”建设的重要意义,并布置下一步的工作重点:一是要“建好”——持续优化“AI+概论课程”平台功能与资源库;二是要“用好”——鼓励教师大胆实践,探索形成可推广的教学模式;三是要“评好”——建立科学的效果评估机制,确保AI赋能真正服务于提升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
此次“概论”课程集体备课会暨“AI+示范课程”建设推进会,是学院扎实推进思政课教学内涵式发展、以信息技术赋能教学改革的重要举措,充分体现了教研室在整合课程资源、深化教学研究、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方面的不懈努力。下一步,教研室将制定详细的工作计划,分阶段、有重点地推动“AI+示范课程”建设落地见效,持续助力新时代思政课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