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学院《人文中国》课程火热开讲

《人文中国》课程,经过马克思主义学院近一年的精心组织和策划,以全新的教学理念、全新的团队阵容、全新的授课模式于2016118日晚,首场火热开讲。全校200余名大学生聆听了首场主讲教师上海大学顾骏教授的专题报告《中国何以人文》。该课程不仅激发了学生们的极大兴趣,也引起了媒体的广泛关注,中国新闻网以“沪上高校推出‘中国系列’课程聚焦‘课程思政’”为题进行了长篇报道。

《人文中国》课程是上海推出的高校“中国系列”课程之一,是我校获得的上海市教委教学改革试点项目,是探索通识教育教学改革向“课程思政”转化的又一新尝试。课程秉承故事中说道理,道理中找方法,方法中育人才的理念,以解读中国人文传统,传递中国人文精神,展示中国气派,凝聚中国力量为主线,直面青年学生关注的社会热点现象和焦点问题,从不同角度深描中国人文的演进过程,让学生全方位的感受人文、认知人文,进而理解中国、热爱中国,增强学生的人文理念和爱国热情,进而达到“课程思政”的 “以文化人之目的。

这门课程将以“一线贯通、多点支撑”的模式,在所有专题中贯穿传递中国精神,致力于“以文化人”的主线。开放与课程相关的物理空间和网络空间,如在校图书馆开设“经典书屋”,延伸课程的物理空间、拓展课程的纸媒资源;利用微信、易班、网络教学平台等媒介组织学生课前阅读、课上讨论的翻转课堂形式;积极进行网络互动、特别是利用移动智能终端,随堂互动反馈的形式等;并在此基础上,由课程主持人引导和协助每一位主讲人把握课程进度,组织课堂教学;将课堂教学成果书面化、数字化、网络化,以扩大辐射面、增强感染力、提升实效性。

本学期从第十周开始,连续七周,每周二晚《人文中国》课程都将在学思楼A2开讲。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