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永林在致辞中介绍了学校致力转型发展的办学思路和鼓励学科竞争的具体举措。他提出,国际关系学科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应以本次研讨会的成功举办为契机,提升服务国家与地方战略发展的水平,同时也推动我校国际关系学科的建设发展。上海市国际关系学会范军副会长代表上海市国际关系学会致辞,他对我校支持国际关系学科发展、对接国家战略需要的举措表示赞赏,提出了加强印度洋地区研究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他认为,印度洋地区是国际战略通道和国际战略资源集中地,本次研讨会聚焦印度洋通道的“建设”,体现了国际关系研究的新思维。
第一阶段研讨由同济大学仇华飞教授主持,各专家围绕“海上丝绸之路通道建设的现状和挑战”这一主题展开研讨。上海外国语大学吴永年教授就“当今中印关系对抗中的不利因素与发展趋势”、上海政法学院袁胜育教授就“东南亚恐怖主义威胁与印度洋通道安全”、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刘宗义副研究员就“印度的印太战略对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影响”、上海师范大学刘伟才副教授以“中非发展合作现状与印度洋通道安全”、我校法学院胡勇博士围绕“一带一路建设的陆海联动效应分析”等题目作了主题发言,上海交通大学郑华教授、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李伟建研究员作了点评。
第二阶段研讨由上海政法学院王蔚教授主持,各专家围绕“印度洋通道安全机制建设与中国的外交方略”的主题展开研讨。复旦大学杜幼康教授就“印度与印度洋通道安全建设”、上海社会科学院刘阿明研究员就“东南亚海上通道安全与印度的作用”、上海国际问题研究中心王德华研究员就“印度的海洋战略与中国印度洋通道安全建设”、上海外国语大学潜旭明副研究员就“美国印太战略及其对印度洋通道的影响”、我校法学院王瑞领博士就“南亚区域合作与印度洋通道安全建设:印度的视角”等题目作了主题发言,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外交政策所副所长张春研究员、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韦宗友教授作了点评。
闭幕式由我校法学院国际关系学系副主任毛瑞鹏副教授主持。我校科研处处长陈子雷教授、上海市国际关系学会前秘书长金应忠、上海市高校智库研究和管理中心执行副主任沈国麟副教授对本次会议取得的成果进行了总结,并提出了今后深化印度洋地区研究的可行方向与研究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