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要新闻

思源学社:搭建青年教师和研究生学术交流的平台

作者:来源:宣传部浏览次数:9618发布时间:2013-12-04

为帮助有志于从事经济学研究的学生夯实基础,开拓视野,并在此基础上提升经济学研究能力,做出前沿研究,本学期,经贸学院赵红军、李辉文、左翔、章韬、王云飞、赖俊平、段鹏飞7位年轻年轻博士自发地形成一支学术团队——“思源学社”,组织研究生研读经济学学科的基础文献。他们利用下班后的时间或者双休日的某一天,面向二十多位研究生开始每周一次的学术交流。指导老师们为学生制定了推荐书目,并要求学生完成规范的读书报告,然后在每周一次的讨论会上以PPT的形式展示报告主题,最后由老师点评引导。
  10月14日,思源学社举办了首届研究生学术论坛。论坛以“学习经济学经典文献”为主题,校长孙海鸣应邀出席开幕式,并在讲话中高度评价了“思源学社”的意义,“思源学社”负责老师李辉文教授主持开幕式。孙校长指出,“思源学社”通过“研究生主讲,青年教师点评”的模式,将经济理论与科研实践相结合,促进青年教师和青年学子的成长成才,繁荣学术发展。他鼓励年青人要敢于展示锋芒,勇敢地走上讲坛,发表自己的学术观点,多交流,多争鸣,开风气之先。
  论坛中,2013级国际贸易专业研究生杨雯同学做了弗里德曼《自由选择》第一章节的报告,通过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唤起了同学们更大的学术热情;2013级产业经济学研究生任明治同学做了哈耶克《知识在社会中的应用》这篇文章的报告,讲述了被分散个人所掌握的知识是如何被社会充分利用的问题,引起了同学和老师的热烈讨论。2013级产业经济学研究生吴敞同学做了雷德福德《战俘营里的经济组织》这篇文章的报告,生动形象的描述了一个战俘营,进行了一次关于战俘营里经济组织的精彩分析,以小见大的反应了只要经济活动存在就能产生市场。通过本次对三篇经济学经典文献的研读,使同学们对市场,市场的机制以及市场中的力量“无形的手”有个更深刻的了,让广大同学们解受益匪浅。
  截至目前,“思源学社”的教师们已为学生开设了五次学术讨论活动,研讨活动围绕经济思想和方法论的基础文献以及中国改革开放三十余年来经济社会发展与变革的历史进程中的经验事实两大主题展开。在老师们的指导下,许多学生撰写出了具有专业特色和较高水平的读书报告。

最新导读

热门文章

视觉推荐

影像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