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要新闻

荣誉既得之,征途犹未尽——访我校外语学院教师戴家琪

作者:来源:学生记者:万千浏览次数:9220发布时间:2013-11-27

  11月12日,捷报再次传到我校,我校外语学院大学英语教研部教师戴家琪在第四届“外教社杯”全国高校外语教学大赛中经过授课、说课两轮比赛的角逐,最终问鼎该项赛事视听说课组的冠军。此前一个月,戴家琪在参加上海赛区选拔赛中以第一名的成绩晋级全国总决赛。这是我校教师在外语教学大赛中首次站上全国大赛最高领奖台。
  该项大赛由教育部高等学校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教育部高等学校大学外语教学指导委员会、教育部职业院校外语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和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联合主办,全国有1500余所高校参赛,是目前中国大学英语教学比赛的最顶级赛事。在和来自全国各省市冠军同台竞技中脱颖而出,不仅是戴家琪个人深厚教学功底和完美临场发挥的表现,也是他背后整个参赛团队精诚协作的体现,更是对我校在大学英语教学重视程度和多年积累的特色和优势的展现。

  两年的积累,厚积而薄发
  这是戴家琪第二次参加该项赛事,在两年前的比赛中,他获得了该项赛事的三等奖。戴家琪说,其实再次决定参加该项赛事是一个艰难的决定。再次参赛不仅要面临着更加强劲的对手,也必须把过去取得的荣誉和留下的遗憾全部抛于脑后从零开始。而支撑他战胜自己、走向成功的是“为了未尽的事业”的信念。“两年前,在获得三等奖后,学校和学院领导给了我很多支持和鼓励,我也深刻感到英语教学作为我校的传统优势和特色,我应该也一定能做得更好,要为学校乃至上海市赢得更辉煌的荣誉,展示学校的英语教学水平。”
  在两年的积累过程中,他反思回顾过去自己身上的不足,同时虚心借鉴其他选手的教学经验,观摩参加英语教学大赛获奖选手的视频,并在课堂中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理念和方法。戴家琪说:“也许我并不是所有选手当中最优秀的,但我一定是其中准备最认真的。”
  在教学理念上,戴家琪老师更加强调学以致用,教学生做到“learn to use”。不仅要让学生掌握一门语言的“术”,更应该掌握语言的“道”,即在掌握语言基本的方法与结构外,要让学生通过学会独立思考,将语言实际运用到生活之中。以语言作为载体,将文化的精华融会贯通到教学的过程之中,引导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在教学方法上,戴家琪老师更加注重对经典案例和素材的收集,他说,两年间他摘抄了各类书籍、杂志中的素材作为案例,目前,这些案例和素材已经有三大本。
  
  教师团队的支持,我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在我参加这个比赛的过程中,其实同事们给了我很多的帮助。”戴家琪老师坦言道。赛前,我校大学英语部组织了相应的教学团队,与戴家琪老师一起做了充分而细致的准备。通过教学交流研讨会的形式,提出教学建议,分享教学经验,相互之间既是督促,也是鼓励。
  在备赛过程中, 戴家琪和他的团队针对PPT制作、教学思路和内容、课堂掌控能力、评委问答、与学生互动等各个环节进行了反复的演练,提出改进的建议,不断加以完善。
  在比赛期间,戴家琪也认真观摩了同组其它参赛选手的表现,寻找他们的亮点,避免他们在比赛中存在的不足和失误。戴家琪说,“从教学观摩中得来的收获往往比书本上的知识更有用。青年教师应该多去寻找外源性的启迪,而不是把自己封闭起来。在参赛的过程中我也见识到来自全国各地青年教师的水准,在观赛的过程中,我从他们身上学习到了很多。”
  谈到本次获奖,他说,我不是一个人在战斗,也不是为了我一个人而战斗,学校和学院的支持,教学团队对我的指导和帮助,使我带着他们的希望一同并肩作战。
  
  学院完善青年教师培养体系,从上讲台到上领奖台
  戴家琪2009年从上海外国语大学毕业后来我校任教,至今一共才4年的时间。4年间,戴家琪完成了从走上讲台到站上全国大赛最高领奖台的蜕变。其中,大学英语教学部对青年教师完善的培养体系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外语学院大学英语教研部主任、戴家琪的带教老师王勇介绍说,大学英语教研部始终坚持实行“导师制”,即由一名教授和一名新进教师结对,进行“1+1”的带教,帮助青年教师快速成长。戴家琪刚进校时,王勇教授就对他说,作为一名教师,首先要把讲台站稳、站好。最初毕业的两年,戴家琪在王勇教授的关心指导下,通过互相听课、共同备课等方法,教学水平也得到了快速提升。而两年前在全国大赛获得三等奖,也是对他教学水平的一次成功的检验。
  除了导师制度,大学英语教研部还强调让青年教师参与大学英语的教学改革的研究,鼓励青年教师参与各类教学方法的研讨会和交流会,使青年教师通过参与教学方法的研究,更深刻的理解教学工作,在大学英语改革的大环境不断磨练和提升他们的教学水平。
  大学英语教研部对青年教师的培养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这不仅体现在教师在全国大赛中载誉而归,更体现在学校高质量英语教学水平和对学生外语能力的培养。我校学生大学英语四六级的通过率和优秀率始终在上海市高校中名列前茅,毕业生职场的英语应用和交流能力也得到了用人单位的广泛认可。这些成绩的取得与大学英语青年教师的快速成长密不可分。
  
  “这次比赛最大的收获是锻炼了自己的心智,让我更明确了未来的职业规划。”谈到对比赛的经验和感悟,戴家琪这样说道。“古人说三十而立,今年我正好30岁。经过两次比赛的洗礼和4年教学经历,我对自己未来的道路更加清晰,觉得前方的道路更加敞亮。那条道路就是要在大学英语教育领域深深扎下自己的根基,在教学科研中一步一步踏实地探索前进。”

最新导读

热门文章

视觉推荐

影像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