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上海对外经贸大学第三届“金融报国”专项暑期社会实践总结表彰大会顺利举行

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对金融强国建设的新要求,接续往届“金融报国”专项暑期社会实践的薪火,进一步推动实践育人走深走实,11月20日,上海对外经贸大学第三届“金融报国”专项暑期社会实践总结表彰大会于松江校区图书馆思源报告厅顺利举行。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沈艺,江苏省如皋市委组织部副部长、人才办主任张勇,上海市普陀区真如副中心宁臻公司总经理朱程伟,上海农商银行人力资源部副总经理黄莺,国信证券上海分公司合规风控总监欧阳梁,上海市公安局松江分局大学城派出所所长朱建,上海市崇明区裕安中学副校长姚愔颉,上海刀金国际贸易有限公司总经理刘艳伟,以及学校职能部门负责人、金融管理学院班子成员、各学院团组织负责人、“金融报国”暑期社会实践优秀指导老师、优秀个人及团队代表等200余人共同出席。大会由金融管理学院党委副书记关印主持。

 

沈艺代表学校为大会致辞。她向大力支持本次专项社会实践的政府、企业单位表示诚挚的感谢,向出色完成实践项目的全体师生,以及获得优秀成果的团队及个人表示祝贺。她指出,今天的总结表彰会既代表本届实践活动的圆满结束,也是在前两届的经验基础上,持续突出特色、强化“金融报国”实践品牌建设的全新起点。

围绕国家“十五五”规划和学校教育综合改革,她对在场师生提出三点希望:一是铸牢家国情怀,锚定报国航向,希望师生们都能把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发展大局,让金融报国的初心在助力民族复兴的征程中落地生根;二是深耕专业赋能,深化产学研融合,希望学院以此次实践为契机,精准对接金融强国建设“五篇大文章”需求,深入推进教育综合改革,培育更多兼具国际视野与实践能力的高素质金融人才;三是坚持实践育人,练就过硬本领,希望全院师生持续深化实践育人成效,建立“实践积累-竞赛突破-科研反哺-教学提升”的良性循环,真正实现“走出课堂、走进现实,以实践促成长、以专业报国家”。

 

与会人员共同观看了专项实践总结回顾视频。随后,金融管理学院党委书记唐旭生介绍了本届社会实践开展情况。2025年暑假,300余名同学组成了44支社会实践队伍,在60余位指导老师的带领下实地走访了上海、江苏、河南、江西、新疆等省(区、市),围绕“金融助力乡村振兴”“金融支持企业出海”两大主题进行实地调研,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学院坚持以党建为引领,成立“金融报国”临时党支部,并主动与金融机构、龙头企业、政府部门建立常态化沟通机制,在调研成果转化、产学研合作、学生科创竞赛方面取得了多项优异的成绩。他指出,学院将立足金融专业优势,精准锚定社会发展痛点与民生需求,不断丰富“金融报国”品牌的内涵与实效,让品牌影响力在服务实体经济、助力乡村振兴、赋能产业升级的实践中持续彰显。

 

“金融小站”授牌仪式上,唐旭生为新设立的7家“金融小站”颁发牌匾。学院将依托遍布全国的“金融小站”实践平台,发挥党建引领作用,构建校内外共建的育人格局,为学生成长成才搭建更广阔的平台。

金融管理学院副院长辛琳宣读本次“金融报国”专项暑期社会实践获奖名单。与会领导嘉宾为获奖队伍及个人颁奖。

 

学院成立第一届“金融报国”青年宣讲团。金融管理学院副院长郑迎飞为方悦等八名宣讲团成员颁发聘书。

 

在分享环节中,上海农商银行人力资源部副总经理兼教育培训中心主任、组织部副部长黄莺作为共建单位代表进行发言。她表示,这种校企深度融合不仅为学生提供了实践体验平台,也为银行储备了一批既懂理论又能实战的优秀人才,实现了学校、企业、学生的三方共赢。

优秀队伍师生代表分享实践感悟。戴舜杰所在团队在付盈盈老师和吴婷婷老师带领下,聚焦上海“五个中心”建设,走访十余家金融机构与企事业单位,以特色金融产品、数字化模型破解中小企业出海难题,践行服务实体初心;吴雨航所在团队在唐旭君老师和吴婷婷老师指导下走进田黄村,针对地理标志产业融资痛点,推动金融支持从“输血式帮扶”向“造血式发展”转变;刘方宇所在团队在如皋市委人才办主任张勇护航下,深耕如皋黑塌菜产业,创新推出“三固定模式+信用贷+天气保险”组合方案,让金融“活水”精准滴灌乡村产业链,惠及万千农户;侯禹含所在团队在王雯岚老师和李晓周老师带领下走访洛阳牡丹种植基地,针对产业同质化、非标资产融资难等痛点,借助区块链与物联网技术探索破局路径,用金融报国之志,赋能乡村产业振兴之路。

表彰大会在现场嘉宾和师生的掌声中顺利落幕。未来,金融管理学院将继续锚定金融强国建设战略目标,以学校“十五五”规划和教育综合改革为引领,持续擦亮“金融报国”实践品牌,引领师生走进基层一线、深入产业前沿,在学科交叉融合中培育金融创新力量,在服务国家战略中挺膺担当!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