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3日,由上海市教委立项支持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专业化发展路径探索”研讨会在我校长宁校区综合楼326报告厅顺利举行。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沈艺,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心理学院博士生导师李春波,华东师范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席居哲,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德育发展研究院老师以及来自全国外语外贸院校和上海多所高校的学工部领导、心理中心负责人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等80余人出席会议。研讨会由校党委学(研)工部副部长陈雪主持。

沈艺致欢迎辞。她对出席研讨会的领导和来宾表示热烈欢迎,对长期以来上级部门对我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大力支持表示衷心感谢。她指出,在建设教育强国的新征程上,推动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化发展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核心课题,并结合我校心理工作的实际成效,强调专业化发展必须以实践探索和调查研究为“指南针”,以体系化建设和标准构建为“支撑架”,以队伍建设和跨界协同为“动力源”。她希望,学校通过搭建持续探索与经验交流的平台,汇聚各方智慧,更好地推动上海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朝着更加科学、规范、系统和专业的方向迈进。
研讨会邀请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心理学院博士生导师李春波和华东师范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席居哲两位专家作主旨报告。
李春波作“高校心理健康工作中精神障碍的识别-评估-转介”的主题发言。他以详实的调研数据与权威文献为依据,系统梳理了大学生常见情绪问题的识别、评估和转介的干预路径,为提升高校心理健康工作的专业化与精准化水平提供了清晰的实践框架。

席居哲以“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发展趋势”为题,聚焦数智时代对学生心理的挑战,通过案例揭示智能终端使用与学生心理状态变化的内在关联。他提出,应通过“生涯护航、职涯引导、学涯支持”三位一体的策略实施精准育人,并借鉴国际与历史经验,构建专业化且真正满足时代与学生需求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

主旨报告结束后,与会教师开展了分组研讨。上海交通大学易晓明老师聚焦心理监测精准化,介绍了如何通过数据驱动提升预警与干预的实效性;同济大学陆可心老师以“向下扎根,向上生长”为主题,诠释了以生命教育为特色的心理健康工作路径,体现了人文关怀与专业深化的融合;华东师范大学陈洁宇老师围绕心理科普工作的体系化构建,阐述了从内容研发到传播路径的专业化发展脉络;上海理工大学陈峰老师介绍通过搭建咨询师联盟平台,促进校际资源整合与专业能力共同提升;华东政法大学马前广老师分享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规范化建设的思考,探索如何推动课程从“开起来”到“优起来”的系统升级;上海师范大学吴燕霞老师介绍了“系统联动,专业赋能”,从体制机制层面探索推进心理健康工作高质量发展的新范式。

与会教师就实际工作中的困惑和思考进行了热烈的交流讨论。大家表示,期待以此次交流为契机,持续深化合作、凝聚共识,推动新时代高校心理健康工作进一步专业化发展,为青年学子的健康成长与全面发展筑牢心灵基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