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全球化视野下辅导员国际化人才培养能力提升”上海高校辅导员专题培训班成功举办

115日至7日,“全球化视野下辅导员国际化人才培养能力提升”上海高校辅导员专题培训班在我校长宁校区顺   利举办,这是我校作为上海高校辅导员培训基地连续第十四年承办相关培训。校党委副书记、副校长沈艺出席开班仪式并致辞。开班仪式由校党委学(研)工部部长缪韵笛主持。

 

沈艺在致辞中对上海各兄弟高校的大力支持表示感谢。她指出,近年来学校通过积极推进“在地国际化”、探索“产教融合”的国际化维度,将全球视野与跨文化学习融入校园日常,为师生们搭建一座走近国际组织、理解全球议题、提升胜任能力的桥梁。本次专题培训,依托学校专业特色,不断拓展资源,旨在打造一个思政教育与国际化人才培养深度融合的学习交流平台,促进各高校辅导员间的思维碰撞和方法互鉴。

沈艺围绕全球化视野下辅导员国际化人才培养能力这一专题,提出三点期望:一是立足新方位,要深刻把握国际化人才培养的新内涵。要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确保国际化人才首先具有坚定的政治立场和深厚的家国情怀,深刻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与实践逻辑二是面对新要求,要创新国际化人才培养的方法路径。打破路径依赖,变革方法,引导学生从全球视野理解中国道路的独特性与优越性,探讨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深刻内涵,增强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的能力与自信。三是迎接新变革,要打造一支能适应新挑战的专业队伍。辅导员要主动对接服务国家战略,深刻理解“中国式现代化”“人类命运共同体”“一带一路”倡议等深层内涵与对人才培养的具体要求,善于运用AI等新技术赋能工作,更高效、更精准地回应学生需求,真正成为国际化人才培养的重要参与者、组织者、引领者。

 

本次培训班精心组织开展了3场专题讲座、1场小组讨论、1场分享沙龙和2场现场教学,着力提升全球化视野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育人能级。

上海外国语大学卓越学院执行院长邓惟佳教授作《全球胜任力为核,“顶石”实践为翼:高校国际化人才培养的创新与实践》首场专题讲座;上海社会科学院国际合作处处长、上海市青少年研究会轮值会长程福财教授作《国际视野下的青年与青年工作》专题讲座;复旦大学联合国与国际组织研究中心副主任朱杰进教授作《中国崛起与全球治理人才培养》专题讲座。 

分享沙龙环节,同济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院长孙宜学教授围绕“在讲好中国故事中培养理解中国的国际化”,上海海洋大学留学生工作办公室主任、国际交流处副处长、港澳台事务办公室副主任朱章华副教授围绕“行业类双一流高校国际组织人才培养实践探索”,分别从“引进来”培养知华友华留学生与“走出去”输送国际组织人才两个维度交流了学校的经验做法。


培训班还组织学员集体前往宁波大学、宁波诺丁汉大学开展现场教学,让学员们沉浸式地感受两所学校在国际化人才培养、中外合作办学等方面的教育理念和特色做法。



培训期间,学员们还围绕“辅导员如何助力学校国际化人才的培养”“培养国际化人才辅导员需要提升哪些能力”等主题展开分组讨论。

结业仪式上,上海行健职业学院王彬、上海理工大学李屹、上海健康医学院邵佳毅、华东师范大学夏侯迎翔、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闵凤分别代表小组作交流发言,汇报了丰硕的学习成果,表达了将培训所学有效转化为工作动能、助力国际化人才培养的决心。校党委研工部副部长张晴晴为学员代表颁发结业证书,来自上海市36所高校的54位辅导员参加培训并顺利结业。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