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1日至18日,上海对外经贸大学代表队作为国际刑事法院模拟法庭竞赛(英文)中国赛区冠军,赴荷兰海牙参加由国际律师协会(IBA)与荷兰莱顿大学格劳秀斯国际法研究中心(Grotius Centre for International Legal Studies-Leiden University)联合主办、国际刑事法院(ICC)全程支持的全球总决赛。该项赛事与杰赛普(Jessup)、威廉姆斯·维斯(VIS Moot)并称为国际法三大顶级模拟法庭赛事,汇聚了全球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近百所高校。今年3月,我校从包括北京大学、复旦大学、武汉大学、吉林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在内的全国62所高校中脱颖而出,夺得中国赛区冠军,历史上首次晋级全球总决赛。
(我校师生参加莱顿大学海牙校区举行的ICC开幕式)
我校代表队由法学院国际法系教师吴宁铂任主教练,张林洁(24级法硕法学)为助理教练兼队长,周峻玉(23级法实本科)、俞丁敏(22级法实本科)、陆书懿(23级法实本科)任辩手,陆唐怡(23级法实本科)、陈静怡(24级法硕法学)任研究员。在全球总决赛阶段与来自亚洲、欧洲、美洲、中东等不同法域背景的高校进行了六场正式交锋,其中境外高校包括:菲律宾马尼拉雅典耀大学(本届赛事全球亚军、决赛最佳辩手奖)、德国波恩大学(本届赛事全球季军、欧洲最佳表现奖)、美国芝加哥大学、美国佩斯大学伊丽莎白·霍布法学院、印度焦特布尔国立法律大学法学院、印度那格浦尔共生法学院、黎巴嫩贝鲁特智慧大学、阿联酋迪拜密德萨斯大学、柬埔寨皇家法律经济大学。
在比赛过程中,我校代表队沉着冷静、思辨有力,凭借扎实的法学功底、出色的法律英语表达能力和高效的团队协作,跻身赛事前列。虽然最终止步于四分之一决赛,但精彩的表现赢得了评审法官和对方队伍的广泛认可与赞誉。同时在这场跨文化、跨法域的思想碰撞中与各国青年学子加深了解并建立友谊。
6月18日,我校作为少数几支获准进入国际刑事法院总部正式庭审现场的赛队之一,在三号审判庭观众席旁听了由国际刑事法院现任大法官伯特伦·施密特(Bertram Schmitt)担任主审的最终决赛。这种亲历式的学习契机,让同学们更直观地理解国际刑事司法运作机制。
比赛间隙,我校代表队访问了国际法院所在地和平宫,还与本届竞赛出题人、国际刑法权威学者——美国凯斯西储大学法学院迈克尔·沙夫(Michael Scharf)教授,挪威难民委员会(NRC)特别顾问、国际人道法和政策领域专家伊泰·埃普施坦(Itay Epshtain)进行深入交流。两位专家就律师职业规划、竞赛庭辩技巧、国际组织实习等向同学们提供具体中肯的建议并亲笔签名送上诚挚祝福。
此次赴荷兰海牙参赛,为我校涉外法治人才培养注入了鲜活案例,是法学院“以赛促学”理念的生动实践。青年学子在国际法治核心场域中直面挑战、勇于表达,不仅锤炼了法学专业能力,更增强了用国际法语言讲好中国故事、为国家发声的使命感与自信心。法学院将继续以法学专业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教育部涉外法治人才协同培养创新基地和上海高校涉外法治人才教育培养基地为契机,聚焦建设上海“五个中心”重要使命,以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建设需求为导向,通过国际模拟法庭竞赛促学方式输送更多高层次涉外法治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