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上海开源创新菁英荟在我校成功举办

上海开源创新年度盛会——2025上海开源创新菁英荟于6月28日在上海对外经贸大学长宁校区成功举办。此次会议的主题是“开源有 AI,智领千行”来自开源社区、科研机构、产业界的专家学者200余人围绕开源如何引领千行百业智能化转变展开对话。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副校长徐永林教授、上海市商务委员会副主任张杰出席会议并致辞。此次大会由上海开源信息技术协会主办,上海对外经贸大学承办。上海开源信息技术协会副秘书长陆秀峰主持会议。

徐永林代表承办方致欢迎词。他指出,开源早已超出技术范畴,涉及法学、经济学、管理学等学科,这正是上海对外经贸大学的学科优势。学校2013年开始开源、区块链教育,2015-2018年组织多场产学研研讨会。2017年9月开设区块链课程,2019年发起成立上海开源信息技术协会。近5年来,学校向中央、上海市委撰写10多篇开源方面的专报,多篇获得国家领导人和上海市领导的批示。2023年学校开设开源创新与数字治理微专业,已实现教材、课程、教学内容、案例、实验实训体系化,正在组织4部教材、4部专著的编写。今年9月份,数字经济专硕(开源方向)正式上课。学校2024年8月还成立了开源创新与数字治理研究院。

 

张杰在致辞中指出,开源是具有理想主义情怀的技术极客所发起的社会创新运动,影响深远。作为一种社会创新方法论,开源的概念已经从软件领域延展到硬件、数据、算法、标准及内容领域。开源在重构产业链供应链,引领新思想新文化,推动组织变革和商业模式革命,其对人类社会的影响远超工业革命。但从全球开源创新社会实践看,开源缺乏理论准备、政策准备、人才准备。上海东方枢纽国际合作示范区承载着新时期全人类开源开放的重大历史使命,可以为全球开源和区块链方面的技术极客、思想领袖、商业领袖提供一切工作便利,不仅仅是免签证,还可以就数字公共产品和服务、数字世界规则与标准、数字仲裁进行探索实践。他还指出,现有国际金融体系、国际贸易体系、国际政治经济制度及规则标准体系都是伴随着工业革命逐步形成,其历史局限性日益显现。与物理世界独占排他商品属性不同,数字商品天然可以开源共享,数字经济要想发展必须进行制度创新。借助东方枢纽特殊功能区,推动开源创新国际合作就数字世界新型国际金融体系、新型国际贸易体系、新型国际政治经济及规则标准体系进行理论探索和实践。

 

主题发言环节,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工信部电子标准院开源治理系列标准牵头人王伟先生深入剖析了《2025 大模型开源开发生态全景》,为与会者呈现了大模型开源领域的现状与未来趋势。沐曦开源生态总监章津楠先生探讨了《大模型平权时代的 GPU 开源生态建设》,为GPU开源生态的发展提供了新思路。此芯科技生态战略总经理周杰先生分享了《拥抱大模型时代,构建开源开放的端侧AI芯生态》,展望了端侧AI芯片的开源前景。上海市青年联合会第十三届委员会委员王超先生解读了《开源治理护航软件供应链安全》,强调了开源治理在保障软件供应链安全中的重要性。Apache基金会董事陈梓立先生阐述了《AI浪潮中的开源要素》,从开源基金会的角度分析了AI开源的关键要素。上海开源法律服务中心主任、上海市君悦律师事务所数据与人工智能委员会主任孙明先生则从法律视角出发,探讨了《以开源理念重塑人工智能时代的新型风险管理》,为开源与AI的合规发展提供了法律指引。

本次大会征集并评选出优秀开源项目奖36个、开源社区贡献奖14个、创新新星企业奖11个、开源应用示范案例6个,上海科学技术协会葛朝晖主任、上海开源信息技术协会副秘书长朱其罡、上海开源信息技术协会副理事长刘洋、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开源创新与数字治理研究院负责人暨上海开源信息技术协会创始人张国锋分别为获奖者颁奖。此次会议得到了业界人士的广泛关注。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