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的战略部署,推动新时代学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专家化发展,党委学(研)工部开展了为期一个月的辅导员队伍第二期科研训练营。自3月13日开营以来,累计邀请9位在学生工作和科研实践中有丰富经验的专家进行专题分享。
首场沙龙围绕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专项任务项目(高校辅导员研究)课题申报,学校统计与信息学院党委副书记范鸣、国际中文教育学院党总支副书记虞娅娜、金融管理学院辅导员刘一平,结合该项课题申报立项的经历,分别以“与数字共舞”“久久为功,善作善成”“细微处着手,提升申报软实力”为主题,就选题、申请书撰写等方面进行了分享。
上海大学学生工作办公室副主任、本科生书院管理中心副主任马成瑶围绕“扎根学生工作实践做研究”带来第二场讲座。她结合自己从辅导员到思政教育教授的成长经历,鼓励辅导员要善于在学生工作中发现研究的真问题,在研究中破解学生工作实际难题,实现科研和工作的双促进。
上海电力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党委副书记孟延新围绕“大思政背景下主题班会的设计与实施策略”分享了上海高校辅导员主题班会展示活动的备赛参赛经验。上海师范大学团委书记黄雨艳以“一键三连思政教育数字叙事工作法”为例,分享了参加上海高校辅导员特色工作法征集展示活动的心得。
学校国际经贸创新与治理研究院(智库中心)副院长张海娜以“智库思维赋能辅导员成长的探索”为题带来训练营第四场专题讲座,和辅导员分享了如何在战略思维与问题导向中明确科研向度,挖掘科研深度。
上海市青少年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闫东方聚焦“青年热点问题解析与青年研究”,通过解读青年社会心态、青年亚文化现象等,分享了围绕学生需求开展研究的新路径。
上海师范大学人工智能教育研究院副院长邱峰带来本期科研训练营的最后一讲。通过现场演示AI智能体的应用场景,分享了“如何运用AI赋能科研”的前沿经验,引发现场老师对智能工具与教育科研融合的热烈讨论。
辅导员队伍第二期科研训练营聚焦学术研究,融合理论引领与经验分享,共开展5场主题讲座、1场主题沙龙,精准回应辅导员科研实际需求,帮助辅导员明确科研方向,拓宽研究视野,增强实践反思与问题提炼能力,受到广大辅导员的一致好评。后续,党委学(研)工部将结合学校党委印发的《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全面加强新时代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实施方案》,持续完善辅导员科研支持体系,搭建更多研讨交流平台,助力辅导员在育人与科研的双重实践中专业化成长,不断促进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