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建强图书馆馆藏资源专度与特色,不断提升文献信息资源服务水平,4月15日下午,图书馆在主馆大楼522会议室举办了主题为“数智时代馆藏发展的多维重构与融合共生暨馆藏发展与资源建设专题研讨会”。副校长徐永林出席活动并致辞。图书馆领导班子成员、来自各学院和部门的荐书顾问及图书馆相关工作负责老师共同参加了此次活动。活动由图书馆副馆长许永胜主持。
徐永林在荐书顾问聘任仪式上致辞。他充分肯定了图书馆在文献信息资源建设工作中所做的探索及取得的成效,对荐书顾问积极参与图书馆馆藏建设表示感谢,对图书馆荐书顾问工作机制所发挥的作用予以肯定。他指出,本次研讨会以“数智时代图书馆馆藏发展的多维重构与融合共生”为主题,很好地点出了当前面临的变化与挑战。结合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他提出了三点要求:一是根据学校学科布局调整,构建图书馆资源建设动态响应机制。二是围绕教育教学数智化转型对资源服务数智化的需求,进一步加强电子资源建设,并不断提升资源使用的便利性。三是围绕学校学科特色,进一步建强馆藏专度与特色。
本次研讨会新增6位荐书顾问,分别来自于法学院、金融管理学院、工商管理学院、统计与信息学院、国际商务外语学院以及体育健康学院。图书馆副馆长谢蓉宣读了荐书顾问名单。徐永林副校长和王群馆长为新增的荐书顾问颁发了聘书。
在荐书顾问队伍中,张强、周小进、史龙祥、邓旭等4位老师自2009年荐书顾问机制建立以来,一直积极参与图书馆的馆藏发展建设,为表彰4位老师作出的卓越贡献,会上,由徐永林副校长和王群馆长共同为他们颁发了“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图书馆馆藏建设功勋顾问”铭牌。
周小进、张强、陈之瑜等三位老师作为荐书顾问代表作交流发言。他们各自谈了对“荐书顾问”这份工作的理解感悟以及下一步的工作打算,表示将积极参与此项工作,不断为师生读者推荐好书,为图书馆建设优质馆藏资源做出自己的努力。
资源建设部的赵珊珊老师作了“图书馆馆藏资源建设进展报告”,介绍了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建设方向与目标,回顾了荐书顾问制的历史与发展情况,汇报了近两年荐书顾问团队的工作亮点,即图书馆与荐书顾问在外文原版纸质图书、数字资源、中外文报刊资源、中文电子图书等不同类型资源的合作成果。
信息服务部的谷肇骞老师作了题为“以需求为导向,打造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体系”的报告,主要介绍了数字资源的顶层设计思路及建设依据、目前构建的覆盖多学科、多载体的数字资源体系,重点展示了近两年引进的权威数据库、特色文献资源等建设成果,并介绍了教师推荐数字资源的方式。
在自由交流环节,荐书顾问围绕图书馆馆藏发展与资源建设,结合自身学科专业、研究领域及学生学习需求,与图书馆相关负责老师展开了深入的探讨,并提出了诸多建设性意见和建议。
最后,王群馆长做总结发言。她对荐书顾问在为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建设方面所做的努力及专业推荐表示衷心感谢。她表示,过去两年,班子适时提出“资源建设有专度”等“七个有度”发展目标,努力推动图书馆高质量发展。在荐书顾问的支持下,资源建设工作上了新台阶。她指出:面向未来的馆藏发展,图书馆要坚持三个更加注重:一是更加注重构建虚实融合的馆藏生态,推行“纸电一体化”管理,动态优化资源结构,打破空间限制;二是更加注重精准化资源供给:依托AI荐购系统及用户行为数据,实现按需采购与智能调配;三是更加注重嵌入学科场景的智慧服务:建设五大学科平台,涵盖应用经济学、工商管理、外国语言文学、法学和马克思主义理论,定制资源库与科研工具,支撑跨学科研究。她表示,荐书顾问是学科资源需求的传感器,学科发展与建设的赋能者,未来希望与荐书顾问继续携手,共同建设可生长、可交互的立体馆藏。通过“资源精准供给-服务场景嵌入-技术生态协同”实现资源多维重构,驱动馆藏服务从“资源中心”向“学术共同体”的转型发展。
聘请专业教师和专家学者担任“荐书顾问”是图书馆自2009年以来探索推出的加强馆藏资源采访建设的工作机制之一,也是图书馆搭建的加强与学院及教师沟通的有效平台。截至目前,荐书顾问参与了外文原版图书全过程推荐工作,推荐采购的1.4万余册外文原版馆藏,涵盖了国际贸易、法学、管理学、金融学、会计学、外国语言文学、旅游管理、数学等学科专业,为图书馆馆藏资源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截至目前,图书馆荐书顾问已达36人,他们已成为图书馆馆藏发展与资源建设的重要参与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