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召开国际经贸学院、金融管理学院、统计与信息学院联合调研会

为加强招生、人才培养和就业之间的联动,深入推进学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学科专业设置优化等工作,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523日上午,学校在德政楼317会议室召开国际经贸学院、金融管理学院、统计与信息学院联合调研会。国际经贸学院、金融管理学院、统计与信息学院领导班子成员,教务处、研究生院、招生就业处负责人等参加会议。会议由副校长徐永林主持。


会上,国际经贸学院、金融管理学院、统计与信息学院分享了在实验班建设、产教融合、强化数字经济人才培养的课程支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学科专业设置优化等方面的做法和成效。教务处、研究生院、招生就业处介绍了学校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学科专业设置优化、招生就业等方面的现状和今后工作思路。与会人员进行了交流讨论。

最后,徐永林作总结讲话。他指出,学科专业是高等教育体系的核心支柱,是人才培养的基础平台,学科专业结构和质量直接影响学校人的成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能力,为此,徐永林提出三点要求:一是深入学习贯彻教育部等五部委印发的《普通高等教育学科专业设置调整优化改革方案》等文件精神,加强顶层设计。以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为导向,加强与行业部门的联动,实现学科专业与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相互匹配、相互促进,建好建强国家战略和区域发展急需的学科专业。二是加快新文科建设,推动文科与理工科交叉融合。积极发展文科类新兴专业,推动原有文科专业改造升级。三是积极探索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以辅修专业、微专业、双学士学位培养项目等为抓手,打破学科专业间壁垒,推动优质资源共享,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专业基础扎实,创新实践能力强,跨文化沟通能力突出,具有国际视野和家国情怀的新时代全球经济治理人才。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