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深刻理解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高等教育面临的新形势、新机遇和新要求,明确新时代高校教师的使命与责任,5月16日下午,学校在信息楼526报告厅举行中心组学习(扩大)会,邀请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学术咨询委员会主任、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原院长杨洁勉教授作主题为“中国式现代化视阈下的高校创新和教师担当”的专题辅导报告。报告会由校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章益国主持。
报告中,杨洁勉教授指出,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和坚决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他重点从中国式现代化与中国高等教育三次创业、中国式现代化与建构自主知识体系、中国式现代化与高质量的国际交流、中国式现代化与高校教师队伍历史担当四个方面作了精彩的分享和阐述,提出要抓住历史机遇,推进新时代教育领域中国式现代化,积极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在国际交流中塑造上海风格,努力在国际传播领域创新发展。最后他强调,身处新时代我们既面临历史机遇,也充满挑战。高校干部和教师要有历史使命感,勇于承担时代重任,以“功成不必在我,但功成必定有我”的心态,为教育强国和人才强国建设作出新的贡献。
章益国在总结时表示,杨洁勉教授的报告政治站位高、内容丰富翔实、见解独到精辟,既上接“天线”,同时又下接“地气”,报告中有关高校如何高质量开展国际交流的相关论述,对学校进一步深化国际化办学、擦亮国际化特色品牌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他强调,要始终保持思想上的高站位,强化政治意识,坚决把这项政治任务高质量完成好。始终追求工作上的高质量,坚持把突出“实”字贯穿始终,确保主题教育各项工作高质量推进。同时要坚持立德树人,坚持人才强校战略,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发挥学校学科特色优势,为服务教育强国、贸易强国建设和上海城市发展贡献上经贸大的智慧和力量。
报告会现场,杨洁勉教授还和教师们进行了互动交流。学校办公室副主任姜传松,离退休党委书记、老干部办公室主任董伊金,党委学(研)工部部长、学生处处长缪韵笛分别就院校布局、国际关系、国际人才培养提问,杨洁勉教授一一作了细致解答。
学校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成员、全体中层干部、教工党支部书记、系(专业)主任、各民主党派、统战团体负责人,第7期青年骨干教师研修班成员参加报告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