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把理论学习、调查研究、推动发展、检视整改等贯通起来,有机融合、一体推进。4月25日下午,在松江校区德政楼317会议室,汪荣明校长与学校第七期青年骨干教师培训班学员座谈交流,听取青年教师意见建议并讲授专题党课。校党委组织部部长、党校常务副校长陈加林,学校办公室副主任、合作交流办公室主任巫雪松,党委组织部副部长、统战部副部长欧阳君,党委教师工作部副部长、人事处副处长张莉莉,第七期青年骨干教师培训班全体学员参加座谈会。会议由陈加林主持。
座谈会上,金融管理学院冯体一、工商管理学院朱宏淼、法学院吴晓锋作为学员代表分别以“人工智能背景下的高校人才培养路径研究”“本硕博一体化课程体系建设调研”“破解现存难题,促进党建引领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为题,汇报了专题调研情况和具体对策建议。
与会学员纷纷发言,分享在培训班中的成长和收获,结合自身岗位和工作实践中的感悟和思考,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科研承载力提升,加强学科学位点建设和人才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提出意见和建议,为学校发展献计献策。
汪荣明认真听取了学员们的汇报和交流,对学员们提出的宝贵意见和建议给予充分肯定,对大家所关心的问题进行了回应,交流了学校在人才培养工作方面的思考和实践。
随后,汪荣明为学员们讲授了题为“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新征程中展现青年担当”的主题教育专题党课。他强调,善于学习,就是善于进步。党的历史经验和现实发展都告诉我们,没有全党大学习,没有干部大培训,就没有事业大发展。主题教育期间,要努力在以学铸魂、以学增智、以学正风、以学促干上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把学习成效转化为促进事业发展的强大动能。他表示,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要牢牢把握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任务,以实际行动回答好“强国建设、教育何为”的时代课题。当前,产业技术革命不断催生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迫切需要高校深化人才培养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提升“四个服务”能级。
他结合近期个人学习体会和学校工作实际与青年教师们交流了三点想法:一是要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刻认识产业科技革命背景下贸易强国、教育强国建设为学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带来的机遇和挑战。要主动承担历史责任,坚决挑起改革重任,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人才培养中心环节,以产业链、创新链布局人才链,加快培养适应国际竞争需要的高端复合型人才,特别是“数字+”高端复合型人才、高层次国际组织人才和涉外拔尖人才。二是要不断修炼“内功”,聚焦“开放”“创新”两个关键,紧密对接国家战略需求和上海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写好“高质量发展”大文章。要牢牢把握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带来的发展战略机遇,发挥好学校办学优势,强化开放型经济学科群特色,深化自贸区临港新片区和上海市知识产权局等战略合作,助力学校实现新发展、新突破、新作为。三是要踔厉奋发、勇担使命,发挥标杆引领作用建功本职岗位,立志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有志青年。学校是一个价值共同体、情感共同体和发展共同体,青年教师要围绕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在立德树人方面有所建树,充分展现上经贸大的青年担当。学校各单位、部门要一如既往,不断厚植关爱呵护广大青年教师成才发展的良好环境,在主题教育期间,着力解决一些急难愁盼的问题。
学员们纷纷表示,学校的发展迎来大有可为的战略机遇期,接下来将以深入开展主题教育为重要契机,不断提升理论修养和岗位本领,讲学风、讲学术,怀抱梦想又脚踏实地,敢想敢为又善作善成,以更加突出的工作实绩助力学校更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