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期“国际化背景下辅导员核心素养提升”上海高校辅导员专题培训班在我校开班

11月21日,第十“国际化背景下辅导员核心素养提升”专题培训班在我校开班,这是我校作为上海高校辅导员培训基地连续第十一年承办相关培训。校党委副书记、副校长祁明出席开班仪式致辞,来自上海市27所高校的75位辅导员参加培训。开班仪式由党委学(研)工部部长缪韵笛主持。 



祁明在致辞中对长期以来关心支持学校培训工作的兄弟高校老师们表示衷心感谢。他指出学校自2012年承办上海市高校辅导员培训基地“国际化背景下辅导员核心素质提升”专题培训班以来,不断总结办班经验,优化培训内容,增强课程特色,汇聚名师力量,着力打造拓展全球视野、培育世界眼光、增强国际化素养的学习平台,促进高校辅导员的交流与互鉴。



祁明围绕提升国际化背景下辅导员核心素养的出发点和着力点,提出三点希望:一是从国际化视角深刻理解高校辅导员的时代责任。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家需要一大批具有全球视野和世界眼光、能参与各领域全球事务的专业人才。高校辅导员要把这样的时代使命与责任融入日常思政教育工作,不断增强引领学生的能力和水平。二是从“三个维度”增强高校辅导员的国际化核心素养。做到从中国看中国,厚植本国历史与文化的学养底蕴;从中国看世界,涵养世界眼光和家国情怀;从世界看中国,引领学生在国际比较中认识中国特色。三是从“三种能力”着手,提升高校辅导员在国际化背景下的全球话语能力。不断增强全球理解力、全表达力和跨文化沟通力,植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国际化背景下的话语体系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

开班仪式后,举行培训班首场专题报告。我校国际经贸学院尚宇红副院长为全体学员做了主题为“结合党的二十大新精神谈谈‘一带一路’高质量建设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讲座

上海高校辅导员培训基地“国际化背景下辅导员核心素养提升”专题培训班自2012年开办以来,已经为沪上50余所高校培训了550余名学员。本期专题培训共计3天,涵盖主题报告6场,围绕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从马克思主义时代化中国化、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国外青年工作和中外青年交流、中国之声与世界同频共振等角度开设培训讲座,着力提升辅导员在国际化背景下开展思政教育的科学化专业化水平。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