裘劭恒:我的回忆与希望

在迎接上海外贸学院三十周年校庆之际,看到我院在教学、科研和其他方面取得的显著成绩,欣喜万分,情不自禁地回忆起下面两件难忘的事。

1961年我来到学院从事英语教学工作。当时,组织上急需培养一批调自内贸的在职干部成为外贸的外销员和翻译人才,院领导对我说:“这个班交给你,不论你采取什么教学方式方法,我们都支持你,信任你。”领导的信托和教职的使命感,使我倍增勇气和信息。我思虑再三,决定改变旧的教学方式。针对本班学员英语基础差、学习上却又顽强刻苦的实际,我一开头就从提高他们的英语听说能力出发,紧密联系外贸业务,以进出口业务上的各个环节为内容,自己编写了一套以外贸业务对话为形式的分课英语教材,因材施教;并在班上分小组同时操练,循环辅导,使他们学得深,操练多,提高快,效果好。学员们勤奋好学、刻苦钻研的精神也深深的感动了我。为了赶写教材,我不得不夜以继日地工作,但不以为苦,反以为乐。当传来学员们在广州商品交易会上实习能用英语顺利地与外商洽谈业务的消息时,我感到莫大的欣慰。现在,他们有的已担任公司领导,有的已成为业务骨干,正在各自的岗位上继续为发展外贸事业、支援四化大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1985年,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祖国大地。我认识到改革开放式振兴中华、实现四化的需要。学校要认真贯彻“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战略方针,要深刻领会教育改革的目的是提高民族素质,多出人才,出好人才。学校在教育改革的同时,也需要实行对外开放,开展国际学术交流,发展校际合作关系,以吸收国外先进的东西,介绍我国社会主义各方面的成就。正当我思考如何闯出我院对外开放新路子时,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法学院中国法律研究中心负责人爱德华兹教授来信和来沪与我商讨两校在上海联合举办“中国经济法研讨会”,目的是为了扩大中美两国的经济贸易往来,加强两国间经济贸易法律方面的交流,提供中外企业界和法律工作者接触的机会。我考虑,它能宣传我国的经济贸易法制,对吸收外资、引进技术、扩大中美经济合作能产生一定的作用和影响;同时有利于我院扩大对外学术交流,发展校际合作关系,并锻炼中青教师,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因此,当场表示将予以认真研究。经与有关院领导商量后,学院向经贸部作了专题汇报。部领导十分重视和支持,指出这是贸院一次重大的外事活动,对扩大学校的影响,发展、充实国际经济法专业很有意义,同时也是检验学校的一次机会,务必办好。这使我们受到了很大的鼓舞。诚然,我院第一次举办国际性的学术研讨会,缺乏经验,困难是很多的。如研讨的内容要求高,涉及面广;研究的方式不同于国内一般专题报告方式;当时宾馆十分紧张,安排研究会场所和外方人员的住宿难度很大,等等。感谢经贸部、上海市政府的支持和各有关部门的配合,经过三个多月的紧张工作,终于筹备就绪。

198578日,“中国经济法研讨会”在上海和平饭店正式开幕。会上,市外经贸委卢国梁主任致欢迎辞,我代表中方介绍“研讨会”的筹备经过和具体安排,爱德华兹教授代表美方讲了话。参加的外方人士25人,大部分是法学界和企业界人士,来自美国、英国、法国、丹麦、加拿大、香港;中方人士达50多人,来自经贸部条法局、市外经贸委及有关司法、劳动、税务、外汇管理、银行、专利、学校、投资信托公司等十多个机关和单位。我们邀请了具有丰富的实际经验和较高的学术造诣的同志讲课,采用专题报告、提问解答和专题研讨三结合的方式,深受外方人士的欢迎。会议期间,我们还组织外方人士参观访问了闵行开发区、中美合资的施贵宝有限公司,并旁听了长宁区法院经济法庭的一次庭审,理论联系实际,给他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大家很感兴趣。720日举行闭幕式,以自由发言方式代替通常的总结报告,大家自由讲话,畅所欲言,生动活泼,效果极好。外方人士对“研讨会”的评价较高。爱德华兹教授说,“研讨会”非常成功,圆满地达到了顶起的目的,有些效果超出了预料,增进了中国和美国及其他国家的友谊和了解,学到了中国与美国及其他国家的业务往来。丹麦某公司副总裁尼森说,他参加过不少研讨会,这次是办的最好的一次。加拿大驻港律师事务所一位律师说,他第一次来上海参加研讨会,学到了不少东西,希望与上海律师建立联系。“研讨会”后,爱德华兹教授又自美国来信说:“参加这次研讨会的外方人士都向我表示:这次研讨会是他们曾参加过过的同样性质的所有研讨会中使他们增进知识最多的一次,对外贸学院组织和安排这次会议深表赞赏。“这次联合举办”研讨会“的成功,是我深感学院有能力、也有条件在对外开放商闯出新路子。近几年来,我院国际学术交流迅速发展,与国外是多所大学建立了校际合作关系,就是很好的证明。

三十周年校庆激起我忆述这两件事,希望我们在今后的岁月里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在经贸部和上海市府的领导下,深化教育改革,齐心协力,共同奋斗,在各个方面取得更大的成绩。


  注:本文系原名誉院长裘劭恒为迎接校庆30周年撰写的征文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