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6日至8日,法学院在松江校区举办首届本科创新人才暑期训练营。此次本科创新人才暑期训练营是法学院落实“一流本科建设培育项目”的重要建设内容。该项目旨在探索既符合法学教育主流、又具有财经类院校法学教育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符合新时代要求、具备新时代理念的创新人才。本次训练营持续三天,在安排学术与实训讲座的同时,还举办了学员论坛,最大程度地激发学员的创新精神和提高学员的创新能力。
6日上午,法学院本科创新人才暑期训练营举行开营仪式。法学院党委书记唐旭生从创新人才的内涵、创新能力的提高路径和创新人才培养的基本模式等三个方面作动员讲话。国际关系学系系主任吴晓锋主持开营仪式。20多位来自本院各专业的学员参加了本次训练营。
本次培训班组织了多场报告和讲座。上海市政府研究中心开放处处长李锋博士作了题为“当前对外开放新形势与上海的选择”讲座;我校统计与信息学院张国锋副教授和法学院张继红教授作有关大数据问题的学术讲座;虹桥正瀚律师事务所人事主管顾一女士和君合律师事务所上海分所左皓律师分别作了题为“申请实习该如何准备个人简历”和“求职面面观”的讲座;华东政法大学政治学研究院院长高琦琦教授作关于“人工智能与未来社会”的讲座。
在学员论坛中,参加训练营学生围绕“大数据背景下的个人信息保护问题研究”“大数据与社会变革”“人工智能与未来”三个主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法学院国际关系学系系主任吴晓锋和教师王瑞领对同学们的发言进行了点评。
在结业仪式上,法学院院长倪受彬教授在总结时指出,人工智能和大数据虽然带给人文社会科学较大的冲击,但是,当代大学生的学习一定要回归本真,夯实基础,因为任何形式的创新都建立在已有知识体系的基础上。随后,法学院领导和老师倪受彬、陶立峰、吴晓锋、王瑞领和冯予婧为全体学员颁发了结业证书,倪受彬院长为六位同学颁发了优秀学员证书。
本次本科创新人才暑期训练营活动实现了“入营学生有所收获,师生关系更为融洽,培养模式初步革新”的目标,对法学院一流本科培育项目建设起到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