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高端科研团队 培育赋能学术环境

上学期寒假期间,由工商管理学院院长齐佳音教授主持的2016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面向国家公共安全的互联网信息行为及治理研究”开题报告会在深圳举行。作为学校引进的高端人才,齐佳音教授在来学校工作的第一年就申请获得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这是齐佳音教授十多年来潜心科学研究的结晶,是她带领的科研团队多年共同努力的成果。作为工商管理学院院长,她将“赋能”的理念贯彻于学院科研管理工作中,通过多个平台,培育学院良好的科研氛围。近日,本报记者对其佳音教授进行了专访,聆听她讲述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背后的故事。

长期耕耘 水到渠成

齐佳音教授表示,这次能够成功获得国家社科重大项目资助,和她的学科团队多年从事突发事件公共管理和互联网舆情领域的研究密不可分,是前期大量科研成果铺垫的结果。这些铺垫性的基础工作主要从纵向和横向两条线展开。纵向就是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相关领域研究。2009年,她协助方滨兴院士,申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重大研究计划“非常规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研究”项目,负责“非常规突发事件中网络舆情作用机制与相关技术研究”和“非常规突发事件中网络舆情作用机制与相关决策风险研究”,她担任管理部分主持人。齐佳音教授和团队成员在该计划中针对非常规突发事件应急管理问题持续开展了六年的研究工作,从理论层面、技术层面和决策层面深入研究了互联网和社交媒体对非常规突发事件的影响。在这一过程中获得了许多成果,也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科研核心团队。数年来,她还主持或作为核心成员参与了“973”项目、自然科学基金有关大数据的重大研究计划。齐佳音教授说:“近年来,自然科学基金在管理学科一共只有两个重大研究计划,我们团队这两项计划都参与了。”

从横向来说,齐佳音教授与中国移动、人民在线、新华社、上海自贸区开展了多项有关互联网舆情的横向委托课题研究。在这一过程中,不仅帮媒体从理论层面解决实际问题,并且从各大媒体获得了丰富的研究素材和数据资料,这些媒体也成为了齐佳音教授研究团队的长期战略合作伙伴。

重大项目各方支持

在开题报告会上,齐佳音教授就项目整体设计、团队任务分工、科研成果目标等方面进行了汇报,并对各子课题的具体研究内容、研究重点、成果形式等工作进行了细致的规划。本项目的总体框架可以概括为“一个范围、两个视角、三个层面、四个内容、五个课题”。“一个范围”指的是本项目将服务于“国家公共安全”的总体要求;“两个视角”指的是引导本项目的进行研究的系统论视角和大数据视角;“三个层面”指的是本项目主要从学理、模式和手段三个层面进行研究; “四个内容”指的是本项目的研究分为治理机制、治理体系、治理技术和治理能力四个内容;“五个课题”指的是构成本项目的五个子课题:互联网信息行为与国家公共安全作用机制、面向国家公共安全的互联网信息行为的融合治理模式研究、面向国家公共安全的互联网信息的感知与理解研究、面向国家公共安全的互联网信息传播与演化研究、大数据视角的融合治理能力评估与手段研究。项目的目标是构建一种以心理治理为基础、以法律治理为核心、以大数据技术为手段、以改变偏差互联网信息行为为目标的互联网偏差信息行为的融合治理模式。

第一次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这对齐佳音教授是一个新的挑战。自然科学项目注重在模型、算法、工具研发上的创新,而社会科学更注重在学理和思想上的创新。该项目涉及多种学科领域,需综合运用跨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技术。为此,齐佳音教授与许多社会科学研究领域专家一起研讨,并组织了一支跨学科、跨地区、跨行业的研究团队共同参与项目研究工作。北京邮电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河海大学、华东政法大学、人民在线、中国网络空间安全协会、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等高校、企业和事业单位作为协作单位支持本项目的研究工作。

该项目也得到了我校教师的积极参与和大力支持,邓士昌、吴联仁、朱宏淼三位新进老师在课题申请和申报书撰写过程中做了大量的工作,特别是邓士昌博士承担了大量的撰稿工作。冯彦杰、闫海燕、刘华玲等一批教师也加入了项目研究团队。齐佳音教授表示,在项目研究和执行过程中,希望有更多的我校教师参与到其中,我校教师将是该项目学理和模式两个层面研究的主力军。通过本项目研究,组建起一支以我校教师为主的新的科研团队。

赋能管理 培育环境

“作为一名科研工作者,一定要把心静下来,专注于学科领域与方向的研究。当自己的研究越来越深入,最终完全沉浸在其中,科研也就成为了一种习惯。”在谈到科研工作理念和学院科研管理时,齐佳音教授说,作为一名高校教师,科研能力是必须掌握的。随着人工智能的不断发展,教师在课堂中的作用更主要地体现在思想性和创新性方面。进行科学研究,主持科研项目,也是教师知识更新的过程。科研项目也是培养学生尤其是研究生学术能力的一个平台,学生在参与科研项目中可以了解社会和企业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

在学院科研管理中,工商管理学院依托高原学科建设,通过大数据研究,提升工商管理学科的转型和升级。学院倡导“赋能”的管理模式,通过给老师赋能,提升他们的科研能力,营造良好的学术环境。为此,学院搭建了三个不同层面的学术交流平台。第一个层面针对全院教师的基础性平台。每两周周五下午举行全院教师科研学习和交流,学院会邀请相关领域专家或者本校教师作学术报告。第二个层面是每周三晚“数据科学与管理决策”重点实验室的英文学术沙龙,沙龙围绕大数据、社交网络、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企业管理和社会管理等领域研究用英语进行交流研讨。第三个层面是邀请国外相关领域著名学者作学术专题研讨交流,是一个高端和专业化的学术平台,通常这一层次的学术资源会放到学校层面开放给所有的老师和学生。

学院根据各学科发展现状,确定一个目前已有一定积累,希望在该领域研究有所突破的学术研究方向,然后邀请该领域国外著名专家学者来学院进行集中学术指导和研讨。以去年邀请的国际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领域的顶级学术专家Youngjin Yoo教授为例,Youngjin Yoo教授进行了为期一周的学术研讨交流,期间共举办5场精彩的学术报告与学术互动活动。除了Youngjin Yoo教授作学术报告,学院教师也会作学术报告,Youngjin Yoo教授对教师的报告作点评,其他师生也分别针对自己研究领域和相关问题与Yoo教授进行汇报和探讨。这种学术交流形式起到良好的效果。Youngjin Yoo教授希望我校“数据科学与管理决策”重点实验室纳入他领导的全球数字创新研究网络平台建设,他的科研团队已经与我校教师正式开始了学术合作,正在推动与我校洽谈联合博士生培养项目。

通过三个学术交流平台建设,学院的学术氛围愈加浓厚。有更多的教师越来越主动地参与学术交流和分享,有的老师在学术交流中找到了新的学术合作伙伴,有的老师在交流中明确了下一步研究的方向。工商管理学院希望作为我校工商管理高原学科建设的重要团队之一,不断优化学院科研环境,提升学院的科研水平,推动工商管理学科整体跨越式发展。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