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金融市场到处充满着财富,股市更是其中的热门。究竟有多少大学生试水?面对股市的大起大落,大学生股民的心态是否调整得过来?从今年6月初起,上海对外经贸大学的一支学生调研团队深入本市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20余所高校,发放收集了2000多份“上海大学生炒股情况问卷”,历时64天,完成了一份《在沪大学生的股市沉浮》报告。
九成学生缺少专业知识
报告引用数据后分析认为,今年初,伴随着新一轮牛市启动,确实有一定数量90后大学生投身股市,不过,大学生股民数量有限,即便入市炒股时间也有限;同时,面对近期市场大幅起落,绝大多数炒股学生心态稳健。前期,有网络称所谓的大学生退学炒股、大学生借钱炒股、大学生炒股影响学习等,均属个别现象。
接受问卷调查的学生中,炒股者占21%,而没有炒股的学生比例达到79%。但从问卷调查结果中可看到,无论炒股与否,有96.2%的大学生对炒股完全不了解,只有绝少部分对股市有着很深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经验,而不参与炒股的大学生提及原因时,也多是因为没有资金和缺乏相关知识和经验。由此可看出,大学生对于股市的知识还是十分匮乏。
多数在股市中投入了不到1万元
调查同时显示,对于炒股的大学生来看,多数大学生都是为了恰逢牛市增加收益以及自身对股市的兴趣,只有少部分人是盲目跟风。
多数大学生(约59%)在股市中投入了不到1万元,而这部分钱基本来自父母赞助和自己积蓄,几乎没有借钱和贷款的现象,而炒股时间大多在每天三小时以内(约80%),也不存在普遍影响学习的情况。对于股市近期的大跌,大多数受访学生股民的心态稳定,无论盈亏,绝大多数大学生的投资意识和心态是十分稳健理性的。调查中,看情况以及支持大学生炒股的比例达到了近89%,只有11%的大学生不支持炒股。
调查还显示,学生炒股与所学专业有关。受访大学生股民中,学习经济、金融类专业的占到了68%,而文科炒股学生比例仅占5%。当问及学生股民投身股海的目的时,许多学生的回答不仅是“赚钱”,他们认为更重要的是“提高投资理财能力”、“加强对金融知识的理解和学习”、“增强个人承受风险的心理素质”、“丰富人生阅历,提早适应社会”。
访谈中,大部分家长表示,花一点小钱,让自己孩子在市场中历练一番,还是利大于弊。一名受访家长甚至这样说:“虽然大部分父母希望子女赢,但我还是希望儿子亏一次,亏了以后他才能反思,好好学习。我不能用我儿子的炒股特点来以偏概全地形容所有大学生的状况,但我想,和他一样想法的绝对不在少数。大学生总归要经过几年的磨练,才会慢慢改善。”
是培养理财意识的好机会
报告指出,美国政府规定每年四月是“青少年理财教育月”,在这个时期,包括银行在内的各家金融机构会派员到全国各地学校进行理财教育。如此一来,学生就有一定的投资知识和风险意识。今后中国股市无论向好还是偏淡,关注投资的大学生数量还是会继续上升,希望有关部门及高校能给学生同样的专业辅导,使大学生提高自身的专业投资能力、风险预估能力和抗打击能力,适度转变投资风格,进行更为理性的股票投资。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的这支学生调研团队还实地走访了富曼欧资本有限公司以及上海农商银行金山支行,并从相关负责人口中得知,今年确实有相当大一部分大学生涌入股市。在他们看来,大学生股民这个新兴群体有着其特有的性质,那就是青春年少,热血冲动。他们支持大学生培养理财意识,接触社会,但同时也希望他们能够更谦逊冷静。“比起跟风炒股,应该更多地注重实业拓展学习,而股市舆论也应当更为谨慎专业。”
九成学生缺少专业知识
报告引用数据后分析认为,今年初,伴随着新一轮牛市启动,确实有一定数量90后大学生投身股市,不过,大学生股民数量有限,即便入市炒股时间也有限;同时,面对近期市场大幅起落,绝大多数炒股学生心态稳健。前期,有网络称所谓的大学生退学炒股、大学生借钱炒股、大学生炒股影响学习等,均属个别现象。
接受问卷调查的学生中,炒股者占21%,而没有炒股的学生比例达到79%。但从问卷调查结果中可看到,无论炒股与否,有96.2%的大学生对炒股完全不了解,只有绝少部分对股市有着很深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经验,而不参与炒股的大学生提及原因时,也多是因为没有资金和缺乏相关知识和经验。由此可看出,大学生对于股市的知识还是十分匮乏。
多数在股市中投入了不到1万元
调查同时显示,对于炒股的大学生来看,多数大学生都是为了恰逢牛市增加收益以及自身对股市的兴趣,只有少部分人是盲目跟风。
多数大学生(约59%)在股市中投入了不到1万元,而这部分钱基本来自父母赞助和自己积蓄,几乎没有借钱和贷款的现象,而炒股时间大多在每天三小时以内(约80%),也不存在普遍影响学习的情况。对于股市近期的大跌,大多数受访学生股民的心态稳定,无论盈亏,绝大多数大学生的投资意识和心态是十分稳健理性的。调查中,看情况以及支持大学生炒股的比例达到了近89%,只有11%的大学生不支持炒股。
调查还显示,学生炒股与所学专业有关。受访大学生股民中,学习经济、金融类专业的占到了68%,而文科炒股学生比例仅占5%。当问及学生股民投身股海的目的时,许多学生的回答不仅是“赚钱”,他们认为更重要的是“提高投资理财能力”、“加强对金融知识的理解和学习”、“增强个人承受风险的心理素质”、“丰富人生阅历,提早适应社会”。
访谈中,大部分家长表示,花一点小钱,让自己孩子在市场中历练一番,还是利大于弊。一名受访家长甚至这样说:“虽然大部分父母希望子女赢,但我还是希望儿子亏一次,亏了以后他才能反思,好好学习。我不能用我儿子的炒股特点来以偏概全地形容所有大学生的状况,但我想,和他一样想法的绝对不在少数。大学生总归要经过几年的磨练,才会慢慢改善。”
是培养理财意识的好机会
报告指出,美国政府规定每年四月是“青少年理财教育月”,在这个时期,包括银行在内的各家金融机构会派员到全国各地学校进行理财教育。如此一来,学生就有一定的投资知识和风险意识。今后中国股市无论向好还是偏淡,关注投资的大学生数量还是会继续上升,希望有关部门及高校能给学生同样的专业辅导,使大学生提高自身的专业投资能力、风险预估能力和抗打击能力,适度转变投资风格,进行更为理性的股票投资。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的这支学生调研团队还实地走访了富曼欧资本有限公司以及上海农商银行金山支行,并从相关负责人口中得知,今年确实有相当大一部分大学生涌入股市。在他们看来,大学生股民这个新兴群体有着其特有的性质,那就是青春年少,热血冲动。他们支持大学生培养理财意识,接触社会,但同时也希望他们能够更谦逊冷静。“比起跟风炒股,应该更多地注重实业拓展学习,而股市舆论也应当更为谨慎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