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6日,我校举行2013年研究生教育工作会议。校党政领导班子全体成员、各学院院长和分管研究生工作的副院长、各学院书记和分管学生工作的副书记、校学科建设指导委员会委员、校学术委员会委员、校学位评定工作委员会委员、研究生教学指导委员会成员、各学科带头人、各研究生学位点指导教师代表共一百余人出席会议。
本次会议旨在从满足国家需求的高度,分析研究生教育的现状和面临的形势,对照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发展中心组织的全国第三次学科评估指标的要求,找出目前存在的差距,明确下一步发展的目标,全面推动我校研究生教育质量的提高。
孙海鸣校长作了题为“登高望远,对标追赶,全面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的讲话。孙校长回顾了我校硕士学位授权学科设置及招生情况,肯定了我校在研究生培养的学科环境和学位点建设、培养体系及制度构建、招生规模和国际化教育等方面取得的成绩,指出了研究生教育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孙校长围绕创新驱动,转型发展,建设教学研究型大学的总要求,对学校研究生教育发展的指导思想、发展理念、任务和目标作了阐述。孙校长指出,今后我校研究生教育要对照教育部第三轮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估指标的要求,加强学科建设,夯实研究生培养基础,积极推进专业学位点的建设,探索和形成我校专业学位教育的特色,加大投入,改善研究生教育的培养环境。
叶兴国副校长通过详实的数据统计,对我校研究生教育的现状、问题、追赶目标和对策进行了分析,并提出要充分认识教育部第三轮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估指标体系的科学性、评估主体的权威性、评估程序的公正性和评估结果的指导意义;要认清我校研究生教育的现状、优势与不足是加快发展和加强薄弱环节建设的前提;各学科应该分析评估结果,对标追赶;各学科要对症下药,采取切实措施提升研究生教育质量。
与会代表分五个小组对校长报告和研究生教育的现状、问题和对策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围绕全面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意义、如何实现学校向教学研究型大学转型、如何优化研究生培养体系三个问题,为学校研究生教育工作的发展踊跃发言,献计献策。
在专题交流阶段,金融管理学院院长贺学会、国际经贸学院院长沈玉良、工商管理学院院长魏农建、国际商务外语学院院长王光林、人文社科部副主任张桂芳、法学院院长陈晶莹、WTO研究教育学院院长张磊、研究生部主任张鸿、学生处处长严大龙分别对如何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如何利用各种资源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如何建立管理学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指标体系、如何提高外国语言文学学科声誉、如何提升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如何推进研究生教育的国际合作、如何做好研究生的高端国际实习、如何提升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质量和规模、研究生学生工作的发展构想九个专题作了发言,从不同角度综合阐述全面提高我校研究生教育质量的途径和方法。
校党委书记张小松同志在总结讲话时指出,本次会议是在学校更名大学成功之后的关键时期,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新形势下,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会议取得了预期效果。张书记指出,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确立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凝聚起人们在深化改革这一重大问题上的共识。我校的研究生教育工作在深化改革的时代背景下,各教学单位应发挥能动性,充分利用各自的资源和人才优势,在学校发展的大框架下,充满信心的发展研究生教育。本次大会为学校的研究生教育工作新的征程拉开了帷幕,通过对标追赶,管理体制和保障体系创新,学校一定能全面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开创研究生教育的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