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要闻
新闻快讯
媒体报道
人物风采
校史钩沉
24小时图集
校园影像
<
>
学校要闻
新闻快讯
媒体报道
人物风采
校史钩沉
24小时图集
校园文化
电子校报
在线投稿
新闻网
学校主站
新闻快讯
第九期“群雁齐飞计划” ——上海市第二期高校社会公益创业导师暨可持续发展行动者(Movers)师资培训班成功举办
11-18
2023
11月8日至11日,由上海市教育委员会指导,上海市学生事务中心和上海对外经贸大学主办,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创业学院、创业指导站承办的第九期“群雁齐飞计划”——上海市第二期高校社会公益创业导师暨可持续发展行动者(Movers)师资培训班在上海对外经贸大学成功举办。本期师资培训班包括开班仪式、可持续发展与社会公益创业工作者网络2023年论坛、可持续发展行动者(Movers)工作坊和2023年高等院校创新创业创造教育发展论坛暨中国机械工业教育协会高等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专业委员会年会等四个部分。11月9日上午开班仪式在我校松江校区信息楼213成功举行。上海市学生事务中心副主任王涛,上海市学生事务中心双创服务部部长姚栋华,双创服务部潘国祥,联合国开发计划署高鑫,西交利物浦大学首席教育官、未来教育学院执行院长、创业与企业港院长张晓军,湖南大学中国公益( 社会 ) 创业研究中心执行主任、中国机械工业教育协会高等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汪忠,机械工业出版社副编审、高等教育分社经管教材策划部主任、中国机械工业教育协会高等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专业委员会秘书长裴泱,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党委学(研)工部部长、学生
阅读更多>>
我校学生荣获上海高校班级心理委员技能大赛一等奖
11-18
2023
11月15日,由上海市教育委员会立项支持、上海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发展中心主办、上海应用技术大学承办的2023 年上海高校班级心理委员成长训练营结业盛典暨技能大赛圆满收官。我校荣获上海高校班级心理委员技能大赛“优秀组织奖”,国际经贸学院2021级本科生毕氏可乐获一等奖。 毕氏可乐,国际经贸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2102班心理委员。她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心理专题习,并主动通过阅读书籍、线上课程丰富的心理知识和提升岗位技能;能将理论运用于实践,协助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和学院开展心理主题活动,召开心理班会,宣传心理健康知识,营造积极向上的班级氛围;平时主动关心同学,陪伴同学应对心理困扰。为了选拔推荐优秀的选手参与市级比赛,9月,我校举行了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心理委员技能大赛。经过学院初赛比拼、学校决赛选拔,毕氏可乐以一等奖的优异成绩被推荐进入上海高校班级心理委员成长训练营,参加为期一个月的专业培训,从来自上海45所高校的86名学员中脱颖而出,进入上海高校班级心理委员技能大赛。长期以来,我校高度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构建了监测预警、健康教育、咨询服务和干预处置“四位一体”的工作体系,建立了成熟的心理健
阅读更多>>
学校致公党支部参加第六届海外侨团合作论坛
11-16
2023
11月5日,由致公党上海市委和中共浦东新区区委统战部联合举办的第六届海外侨团合作论坛成功举办。全国政协常委、副秘书长,致公党中央常务副主席,上海市政协副主席、致公党上海市委主委张恩迪,中共上海市委统战部常务副部长、上海市侨办主任董依雯,中共浦东新区区委常委、统战部部长张峰等领导出席活动。本次论坛旨在深化“一带一路”心联通、实现“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凝聚侨心、贡献侨力。徐建平主委、张佳佳、李平、鲁春义老师参加了论坛。张恩迪表示,希望大家传承爱国情怀,发扬奉献精神,积极推动中外人文交流,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不断扩大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朋友圈;希望大家发挥优势,积极参与中国高水平开放,用好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参与利用进博会等机会为中国与住在国的经济往来牵线搭桥。与会教师积极发挥自身专业优势,与出席论坛的嘉宾、多国国家侨领、华裔青年企业家等进行了广泛、深入的交流,助力海外侨胞更好地讲好中国故事、上海故事。本次论坛由致公党上海市委对外联络委员会协办,来自我校外事处(留学生办公室)的张佳佳老师,作为对外联络委员会委员,协助参与了本次论坛的相关接待工作。
阅读更多>>
我校教师徐成博受邀担任第一届中华人民共和国学生(青年)运动会乒乓球比赛(校园组)技术官员
11-16
2023
11月6日-12日,由教育部、体育总局、共青团中央主办,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承办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学生(青年)运动会乒乓球比赛(校园组)在玉林市博白县体育中心体育馆落下帷幕。全国学生(青年)运动会由原全国学生运动会和全国青年运动会合并而成,是国家级大型综合性运动会。学青会决赛共43支队伍的164名大学生和160名中学生参加。这些队伍和运动员代表着当今中国大学生和中学生乒乓球竞技领域的最高水平。中国大学生体育协会研究并上报教育部审批通过后,选派我校体育健康学院教师徐成博参加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学生(青年)运动会校园组决赛相关裁判和竞赛任务,在为期7天的赛程里,徐成博顺利地完成了这次比赛中的重要场次的执裁任务,体现出高水平的裁判业务水平,同时徐成博认为,通过大赛临场执裁能更加鞭策自己努力学习与钻研乒乓球项目的规则,时刻保持着裁判员的公平、公正、认真、准确的基本原则。一个好的裁判员既要有严谨执裁的态度又要懂得执裁的艺术性。这样才能更好地服务于比赛。通过这次学青会的舞台,也展示了我校教师在专业领域上的风采。徐成博,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硕士研究生。担任校乒乓球课教师、校乒
阅读更多>>
我校开展统战系统“思源同行”统战文化寻访活动
11-16
2023
11月14日,我校党委统战部组织学校民主党派基层组织、无党派人士、统战团体代表来到愚园路长宁段用脚步追溯统战文化足迹,访统战印记,寻统战记忆。上海是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101年前,中国共产党第二次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明确提出了党的统一战线政策。作为党的统一战线政策提出地,今年,上海首次举办统战文化周,发布《上海统战文化地图》,公布第一批统战文化地标。为进一步推进“思源同心”系列主题活动,支持开展主题教育,结合年度主题交流,党委统战部在统战成员中开展 “思源同行”统战文化寻访活动。百年愚园路长宁段全长1.5公里浓缩了中国近代的历史风云,有着如数家珍的上海文化遗产。我校统战成员首先参观了愚园路历史名人墙,随后共同Citywalk愚园路上的20处统战历史文化资源点位,沿途拍摄富有意义的统战文化地标、特色建筑与发展印记,以镜头语言讲述上海统战史、名人文化与城市高质量发展的生动故事。统战文化讲求“求同存异、体谅包容”,文化认同,此次“思源同行”活动更深层次触动统战成员的情感认同,从内心深处、思想源头坚定与中国共产党同心同向,同德同行。
阅读更多>>
2023年上海“国际法学”研究生学术论坛成功举办
11-16
2023
11月11日,由上海对外经贸大学主办、上海对外经贸大学法学院承办、中国法学会世界贸易组织法研究会和上海市法学会国际法研究会协办的2023年上海“国际法学”研究生学术论坛成功举办。来自全国各高校400多名专家学者和博士硕士研究生参加了本次论坛,论坛得到了上海市法学会刊物《上海法学研究》的支持。我校研究生院副院长郝程程副教授在开幕式上致辞。她首先向参会者表示欢迎。她指出,建校63年,我校研究生教育业已度过39年历程,形成了国际法学、国际贸易、国际投资、国际合作、国际治理等富有特色的学位点建设和国际经贸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目前,我校主办的上海“国际法学”研究生学术论坛为师生之间的学术成果搭建双线交流平台,已在全国范围获得了影响力。她表示希望通过开展论坛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增进上海高校和全国其他高校国际法学及相关专业研究生的学术交流。法学院院长乔宝杰教授代表法学院对全国法学院校的领导专家、上海市法学会、上海国际贸易仲裁委员会等法律共同体的支持表示感谢。他表示,经过9年的探索,论坛的筹备承办已日益成熟规范,参赛论文的数量和质量有了很大提升,论坛的影响力也日益扩大。我校法学院近年以来也在国际经贸规
阅读更多>>
我校教师在第五届全国高校混合式教学设计创新大赛中荣获全国一等奖
11-16
2023
11月12日,第五届全国高校混合式教学设计创新大赛落下帷幕。我校国际商务外语学院教师肖鸾仪荣获全国一等奖,参赛课程为《跨境电子商务》(课程团队:肖鸾仪、李医群、王锐、徐建平)。本次大赛由广东省教育厅指导,华南师范大学主办,高校教学发展网络(CHED)、清华大学等30个机构和高校协办。大赛以“以赛促建、以赛促用、以赛促教改”为宗旨,促进高校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推进一流课程建设和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吸引了全国各地众多高校的参与,竞争异常激烈。自大赛启动以来,经过长达5个多月的努力,《跨境电子商务》课程从全国各地的众多优质课程中脱颖而出,入围现场决赛,最终荣获全国一等奖。本次大赛分为初赛、全国复赛、全国现场决赛三个阶段,吸引了全国482所高校报名参加,参加全国复赛共有1123门课程,参赛教师共计3859名(主讲教师1123人,团队成员2736人),最终入围全国现场决赛的共有来自49所高校的60门课程。本项赛事已纳入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全国普通高校教师教学竞赛分析报告》和《全国普通高校教师教学发展指数》数据统计源,是衡量高校教师教学发展生态的重要指标之一。
阅读更多>>
我校荣获第六届中国国际海洋法模拟法庭竞赛全国二等奖
11-13
2023
近日,由中国海洋法学会、武汉大学中国边界与海洋研究院举办的第六届“中国国际海洋法模拟法庭竞赛”(China International Law of Sea Moot Court Competition)在武汉大学举行。来自山东大学、南开大学、厦门大学等境内外39支高校代表队参与角逐。上海对外经贸大学代表队表现出色,总成绩跻身前五,荣获全国二等奖,依达依提·艾依菲尔同学摘得赛事“最佳辩手”称号。我校代表队由法学院国际法系吴宁铂讲师担任主教练,队员包括依达依提·艾依菲尔(队长,20级法学本科)、王梓懿(22级国际法硕)、刘希萌(21级法学本科)、杨雯淑月(21级法学本科)、朱紫菱(21级民商法硕)、张玉(21级国际法硕)。队员们在半年多的备战时间里高质量地完成书状撰写和口语训练,实现了既定的预期目标。“中国国际海洋法模拟法庭竞赛”是我国创设的全球首个国际海洋法模拟法庭竞赛,在国际同领域竞赛中规格最高、参赛规模最大。竞赛以英文为官方语言,采用提交书状和开庭陈述辩论的形式,选取海洋法的热点问题,模拟适用《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第十五部分规定的国际海洋法法庭、国际法院和《公约》附件七仲裁程序,邀请
阅读更多>>
“一站式”学生社区,崇信学廊——“诚”浸式社区楼宇文化育人空间正式揭牌
11-11
2023
11月9日,崇信学廊——“诚”浸式社区楼宇文化育人空间揭牌仪式在松江校区学生社区81号楼创享家成功举行。学校办公室主任、会计学院党委书记张嵘,党委学(研)工部部长缪韵笛,会计学院院长裴瑱,党委宣传部副部长陈颖辉,党委学工部副部长冯昕,会计学院党委副书记施毅婷,会计学院首批“诚”浸式社区学业导师、实践导师、成长导师,首批楼宇学生专职工作队伍以及社区学生代表出席本次活动。缪韵笛为本次揭牌仪式致辞,她指出“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建设,是教育部“时代新人铸魂工程”的重要行动内容。学校开展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倡导“一楼宇一品牌、一片区一特色”以来,会计学院第一时间响应了学校“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建设要求,聚焦人才培养特色,立足学院诚信文化,在学生社区17号楼建成了崇信学廊——“诚”浸式社区楼宇文化育人空间,打造了学生社区“浸润式”文化育人的“新地标”。同时,她也为学院进一步推进“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建设提出要求:一是谋好篇:紧扣人才培养,深耕育人特色。希望学院准确把握社区育人特点和规律,注重社区补充校区育人的功能发挥;二是聚良师:深挖育人资源,汇聚育人力量。希望学院进一步统
阅读更多>>
研究生“实践导航”走进东方财富证券投教基地实践活动顺利举行
11-10
2023
为加强研究生实践导航,拓展研究生对行业发展的前瞻性学习,11月9日下午,党委研工部联合招生就业处组织研究生开展“走进东方财富证券投教基地”实践活动。东方财富上海陆家嘴浦东南路证券营业部资深投教讲师徐思捷向同学们介绍了第二届全国ETF模拟投资菁英挑战赛的赛事规则、报名渠道等,鼓励大家积极参赛,深入了解ETF投资知识、学习ETF投资方法、培育理性投资理念,提升金融素养。他以《证券行业相关知识和证券从业指导》为主题,讲述了证券行业在金融机构体系中的职能和业务范围,介绍了证券公司组织架构、岗位构成和技能要求,并以证券从业人员客户经理的一天为例,强调完成日常工作需要专业素质、沟通艺术、获客拓展及人脉累积等能力,为同学们的生涯规划和未来职业发展提供了典型案例参考。答疑互动环节,徐思捷针对研究生感兴趣的行业知识等相关问题进行了详细解答。讲座后,工作人员带领同学们逐一参观了投教基地内的各个展示区域,包括历史沿革区、投资必知区、风险警示区、专家讲堂区、投教产品区、投教直播室、体感游戏区、模拟交易区、互动沟通区、意见征集区10个基础展示区域和1个特色展示区。本次活动是党委研工部开展研究生“三个导航”即思想
阅读更多>>
学校举行“推进专业设置调整优化改革,全面提升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研讨会
11-10
2023
为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新时代高等教育学科专业体系改革的决策部署,全面落实学科专业设置调整优化改革方案等文件精神,11月7日下午,学校在学思楼D1开展“推进专业设置调整优化改革,全面提升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研讨会活动。教务处处长朱建明、各学院教学副院长、系/专业/教研室主任和骨干教师等40余人参加会议,会议由教务处副处长李医群主持。朱建明充分肯定了各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取得的进展和成效。针对推进专业设置调整优化改革,全面提升人才自主培养质量工作,提出三点要求:一要推进课程建设。“101计划”指出以课程改革小切口带动解决人才培养模式大问题,学校今年推出通识教育课扩容计划、专业课提质计划以及数字整合计划,要树立课程建设新理念,推进课程改革创新。二要强化教材建设。夯实研究基础,关注数字赋能,推动教材形态变革,打造精品教材,切实提高教材建设水平。三要深化基层教学组织建设。引导基层教学组织及时将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持续优化教育教学内容、创新教育教学方法。以实体基层教学组织为依托,拓展教学研究场域,充分利用互联网等信息技术手段,组建多学科交叉融合的跨校、跨地域虚拟教研室。会上,学校首批
阅读更多>>
研究生院、学科建设办公室赴临港高校开展调研活动
11-10
2023
为加快推进学校建设世界知名、国内一流、特色鲜明的高水平财经类大学,进一步培育高水平学科、创新研究生培养方式,近日,上海对外经贸大学研究生院、学科建设办公室走访调研上海海事大学和上海海洋大学,并参观了临港集团国际创新协同区规划展示中心。研究生院、学科建设办公室全体成员参加调研活动。研究生院、学科建设办公室与上海海事大学研究生院进行了座谈交流。上海海事大学研究生院院长杨斌介绍了学科专业设置优化、学术学位与专业学位分类培养改革、经管类专硕中心、博士生培养质量提升等方面的实践与经验。我校研究生院院长、学科办主任刘永辉对上海海事大学在研究生教育、学科建设方面取得的成绩表示赞赏,双方就今后在师资共享、产教融合等方面的合作达成了初步共识。会前,部门参观了上海海事大学科研楼,了解了上海海事大学校史发展和校区建设情况。研究生院、学科建设办公室还走访参观了上海海洋大学“双一流”学科展览馆,详细了解了上海海洋大学的历史沿革以及学校在海洋科技领域的研究成果和发展历程。上海海洋大学研究生院王锡昌院长对学校学科建设、研究生教育与管理等方面的情况进行了介绍。双方就奖学金、招生考试、硕士研究生分类培养等方面相互交流了
阅读更多>>
统计与信息学院师生参加第三届中国大数据统计论坛暨中国现场统计研究会大数据统计分会第三届年会
11-09
2023
为进一步促进大数据统计学科发展,加强统计学、计算机、数学等数据科学相关领域的学术交流,11月3日-5日,由中国现场统计研究会大数据统计分会和山东财经大学联合主办,上海对外经贸大学统计与信息学院等单位协办的第三届中国大数据统计论坛暨中国现场统计研究会大数据统计分会第三届年会在山东济南顺利召开。本次会议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现场吸引了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山东大学、中国科学院、中国人民大学、厦门大学等百余家高校及研究机构的近400位专家和学者参加了现场会议,9万余人观看了线上直播。大会组织了9场大会报告,49场分组报告,并举办首届研究生论坛20余场学术报告。作为主要协办方之一,我校统计与信息学院深度参与会议的筹划与组织工作,保障了会议的顺利举行。中国现场统计研究会大数据统计分会理事长、统计与信息学院院长张日权,副院长赵倩、王利娟、李睿,部分教师代表以及近30位硕士研究生参加了会议。开幕式由山东财经大学统计与数学学院院长安起光主持。开幕式上,山东财经大学副校长陈晓兰教授,中国现场统计研究会副理事长、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研究员石坚教授,教育部统计学类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北京
阅读更多>>
经世致用,精忠报国!纪念汪尧田教授诞辰105周年活动顺利举行
11-09
2023
为持续推动主题教育走深走实,进一步引导在校师生弘扬大师精神,传承学校文化基因,在校史中汲取奋进磅礴力量,砥砺荣校报国之志,在新时代彰显青年的使命担当,11月7日,国际经贸学院在上海福寿园人文纪念公园举行纪念汪尧田教授诞辰105周年暨大师精神传承基地授牌仪式。汪尧田教授之女汪明女士,福寿园国际集团上海中心区域副总经理、上海福寿园副总经理徐敏,校党委宣传部部长、国际经贸学院党委书记郭茜,院长何欢浪,党委副书记陈雪出席活动,国际经贸学院师生代表以及大师剧《汪尧田》剧组成员参加活动。校党委宣传部柴媛媛介绍了大师剧《汪尧田》筹备情况。该剧以汪尧田教授为原型,生动演绎他以其超凡的勇气、超前的判断和超人的执着,倾尽毕生之力为中国“复关”“入世”奔走呼号,就中国“入世”的方向性问题和关键领域的谈判对策向党中央、国务院建言献策的历程。2021年中国入世20周年之际,该剧首演获得广泛好评,同年改编的同名校园短剧获得松江片区学生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校园短剧展演特等奖,2022年作为合作单位获得教育部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大师剧《汪尧田》已成为学校思政教育重要平台和校史文化代表品牌。今年,在市教委的支持下
阅读更多>>
马克思主义学院召开“大思政课背景下的虚拟教研室建设”研讨会
11-09
2023
为探索建设新型基层教学组织,更好地发挥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的实践育人作用,共同提高思政课教学效果,由马克思主义学院主办的“大思政课背景下的虚拟教研室建设”研讨会,11月5日在松江校区图文信息大楼501会议室举行。来自上海交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东华大学、上海中医药大学、上海海洋大学、上海应用技术大学、喀什大学、沈阳建筑大学和盐城师范学院等多所高校的专家学者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参加了此次会议。会议由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总支副书记(主持工作)刘海泉主持。我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虚拟教研室负责人、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秦淑娟首先介绍了学院虚拟教研室申报的出发点和目标以及今后建设的初步构想。她指出,从2018年开始,学院就致力于思政课社会实践模式的探索和创新。近年来,学院的实践活动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兄弟高校、中小学以及社区共同参与进来,形成了一定的影响力。2020年学院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课程获批教育部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在此基础上,学院以此为依托,申报并获得了校级虚拟教研室的立项。秦淑娟表示,教研室下一步的建设目标就是希望能够有更大的平台作为依托和支撑,能够辐
阅读更多>>
我校教师在首届“同课异构”教学竞赛中取得优异成绩
11-08
2023
首届中国高校财经慕课联盟“同课异构”课程思政教学竞赛是由中国高校财经慕课联盟的44所财经院校联合发起,是目前中国涉及财经院校数量最多、财经一流课程建设与课程思政建设相融合特色最突出的教学竞赛。本次 “同课异构”教学竞赛以“课程思政”为主题,遴选五门财经类专业核心课程,得到全国各大财经高校的大力支持和广泛关注,39所知名财经院校推荐了160名财经类专业骨干教师参加比赛。经过激烈角逐,我校统计与信息学院董平老师《数理统计》获得一等奖,会计学院韩志丽老师《基础会计》获得二等奖,工商管理学院张鹏老师《管理学》和马克思主义学院巩潇然老师《政治经济学》获得三等奖。同时,学校推荐的评委张日权老师、赵霞老师、杨慧辉老师、王朝晖老师和王朝科老师对参赛教师进行指导,帮助参赛教师精心打磨材料,积极配合竞赛组委会做好评委工作。第二届全国高校财经慕课联盟“同课异构”教学竞赛课程包括《财务管理(公司财务)》《国际贸易学》《市场营销学》《微观经济学》和《中国税制(税收学)》,将由安徽财经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天津财经大学、江西财经大学和浙江财经大学联合承办。学校将继续组织相关课程教师积极参赛,与全国财经类高校同一
阅读更多>>
应用经济学博士生(博士后)及青年学者论坛在我校成功举办
11-08
2023
为促进应用经济学科博士(博士后)、青年学者之间的学术交流,提升学术研究水平,上海对外经贸大学研究生院和国际经贸学院共同举办的 “应用经济学博士生(博士后)及青年学者论坛”于11月4日在上海对外经贸大学松江校区圆满落下帷幕。开幕式上,校研究生院副院长王磊教授、国际经贸学院院长何欢浪教授分别代表上海对外经贸大学研究生院、国际经贸学院致辞,他们均表示了对参会学者的热烈欢迎,感谢大家对本次论坛的关注和大力支持,期待各位学者的精彩学术报告和进一步的合作交流。开幕式由国际经贸学院焦振华副院长主持。王磊教授介绍了学校学科建设情况和研究生教育方面取得的新的进展。何欢浪教授在致辞中对学校的发展历史和概况、应用经济学学科建设情况、各系队伍建设情况进行了详细介绍。学院现设5个系,本科、硕士、博士3个办学层次,共计10个二级硕士学位授权点以及MIB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1个博士学位点,在此基础上已经形成一个完整的本科,硕士,博士,博士后培养流程。他特别指出,我校应用经济学学科近年来发展成效显著,2011年被评为上海市一流学科,2015年列入上海市高原学科(I类)建设支持计划,2021年列入上海市高水平地方大学一
阅读更多>>
我校“情暖西藏• 点亮梦想-红色班会赋能藏区儿童全面发展”项目成功入选教育部第六届省属高校精准帮扶典型项目
11-07
2023
为进一步做好巩固拓展教育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形成高校统筹推进乡村振兴的强大合力。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情暖西藏·点亮梦想”实践育人项目自2015年起,通过“爱心包裹”情系沪藏,在校内校外育人力量的大力支持下,群策群力,久久为功,成功入选教育部发展规划司组织的“第六届省属高校精准帮扶典型项目”。这一殊荣不仅是对我校参与教育精准帮扶工作的认可,也是对沪藏两地深度交流合作的充分肯定。“情暖西藏·点亮梦想-红色班会赋能藏区儿童全面发展”项目以上海市丰富的红色资源为依托,以“悦读经典”红色班会为活动载体,涵盖 “悦读+” 红色班会、五彩课堂和爱心包裹三个板块,全方位加强了沪藏两地大中小思政一体化建设,逐步探索东西教育帮扶机制体系,通过学校、社区、企业联动,构建了10余家单位合作共建的网状结构,将温暖和智慧送到了西藏日喀则市,弘扬 “汉藏一家亲,携手共成长” 的理念,增强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进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作出了努力和贡献。自2022年11月开展沪藏两地三校红色班会以来,通过进学校聚智、进社区聚能、进企业聚力,开展21场线上线下学习活动,成功打造上海对外经贸大学、松
阅读更多>>
我校在2022年上海高校辅导员特色工作法评选中 再获佳绩
11-05
2023
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化高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建设,根据《中共上海市教育卫生工作委员会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开展2022年上海高校辅导员特色工作法征集展示活动的通知》(沪教委德〔2022〕28号)要求,市教卫工作党委、市教委组织开展了上海高校辅导员特色工作法征集展示工作。经学校推荐、材料审核、专家评审等环节,我校党委研工部副部长乔檀《“六个化”家校共育工作法》,国际经贸学院辅导员于卓、李旭东《“两线四面”就创业促进工作法》成功入选2022年上海高校辅导员特色工作法。“家校共育”是高校“三全育人”的重要组成部分,“六个化”家校共育工作法通过“制度化落实家校共育机制、精准化注入家校共育内容、多元化组织家校共育队伍、实地化走访家校共育对象、网络化拓展家校共育场域、前置化延伸家校共育起点”等“六个化”的工作方法,不断丰富“家校共育”的育人内涵,不断提升学校和家庭协同育人下的思政工作效能。就创业工作绝不是大四“临门一脚”的功夫,“两线四面”就创业促进工作法以“线下情景”和“线上网络”为两个主要工作场域(两线),以“两大时空机遇、三大聚焦着力、四大队伍建设、五大合
阅读更多>>
我校信息化案例入选教育部数字化赋能教育管理典型案例
11-04
2023
近日,经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批准,我校信息化案例《深化“一网通办”助力数字化转型》入选《2022-2023 年数字化赋能教育管理信息化建设与应用典型案例》。
阅读更多>>
每页
20
记录
总共
5333
记录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页码
38
/
267
跳转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