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要闻
新闻快讯
媒体报道
人物风采
校史钩沉
24小时图集
校园影像
<
>
学校要闻
新闻快讯
媒体报道
人物风采
校史钩沉
24小时图集
校园文化
电子校报
在线投稿
新闻网
学校主站
新闻快讯
“忆峥嵘岁月,怀感恩前行”——会计学院开展国家公祭日祭扫活动
12-14
2023
12月12日下午,在第十个国家公祭日来临之际,为传承和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在缅怀哀思中凝聚青年奋进之力,上海对外经贸大学会计学院在松江烈士陵园举行“忆峥嵘岁月,怀感恩前行”——国家公祭日祭扫活动。会计学院党委副书记施毅婷,副院长孙淑伟及学院各党支部书记、党员、入党积极分子代表,团学骨干齐聚在纪念碑前,共同缅怀英烈,寄托哀思。雄壮的国歌唱毕,退伍党员与共青团员代表向烈士纪念碑敬献花篮。随后,全体师生肃立,在致敬曲的奏响中向在南京大屠杀中无辜牺牲的三十多万同胞以及千千万万为国捐躯的英雄儿女表示深切哀悼,向为新中国建立、建设和发展献出生命的先烈们致以最崇高的敬意。孙淑伟作为教师党员代表,以《坚守历史记忆,传承正义荣光》为题,向现场师生党团员讲述了一堂生动的党史学习微党课,他号召广大青年学子应牢记历史的警示,珍惜和平的来之不易。同时,孙淑伟强调,作为新时代财会领域的人才,应恪守公正、公平、透明的原则,用实际行动传承中国精神,讲好中国式现代化会计故事,成为有社会责任感和良好职业道德的人才,为国家繁荣贡献青春力量。优秀退伍士兵黄斌为大家分享了抗美援朝战争中会计从业人员的英勇事迹。让同学们深刻体会会计
阅读更多>>
学校3个项目获得2023年上海市研究生教育改革项目立项
12-13
2023
近日,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上海市学位委员会公布了2023年上海市研究生教育改革项目立项名单,我校共有3个项目获得立项。2023年上海市研究生教育改革项目立项名单项目名称项目负责人服务国家交叉复合人才需求,构建“数智+”应用统计专硕人才培养体系张日权ITID教育模式及其在经济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中的应用李辉文高质量产教融合下数智化MPAcc人才培养探索裴瑱根据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上海市学位委员会《关于开展2023年研究生教育改革项目建设工作的通知》,研究生院于2023年3月30日首次启动了2023年研究生教育改革项目申报工作。经个人申报、研究生院审核,共有15个项目送校外专家评审,最终择优推荐7项报送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上海市研究生教育改革项目围绕新时代研究生教育的重点难点,探索研究生培养的新机制、新模式和新举措,进一步培育具有创新性、示范性、引领性的国家和上海市优秀教学成果,有助于全面推动研究生教育改革与创新。
阅读更多>>
首届全国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校内选拔赛成功举办
12-13
2023
筑梦青春志在四方,规划启航职引未来。12月6日晚,首届全国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上海对外经贸大学校内选拔赛暨学校第八届职业生涯规划大赛决赛在松江校区图文信息大楼301报告厅顺利举行。易米实验室首席教授、教育部学生服务和素质发展中心生涯课程研发和师资培训专家钱静峰,才程咨询联合创始人房爱丽,德勤中国校招高级经理吴士敏,校招生就业处相关负责同志担任大赛评委。比赛现场吸引了近百名同学观摩、学习。本次赛事由校招生就业处主办、各学院协办。学校还特别组建了专家委员会,邀请到来自全国高校就业创业指导特聘专家等资深教授、知名生涯规划专家、知名企业高级管理人或人力资源负责人,负责校内赛复赛、决赛等各项赛程的评审工作。自开赛以来,招生就业处和各学院精心组织、广泛动员,来自全校11个学院的1185名同学踊跃报名参赛。学校组织专家评审团对复赛选手材料进行评分,根据评分结果遴选出了成长赛道与就业赛道共10名同学进入到最终校内决赛,角逐一二三等奖。决赛现场,10名选手分别围绕自己的职业目标作主题陈述,展示了他们的奋斗历程、职业规划与未来展望。他们或激情四溢,或沉稳自信,用生动的案例和深入的分析赢得了现场评委与观众的阵
阅读更多>>
金融管理学院与国新证券上海分公司举行战略合作协议签约仪式
12-13
2023
为积极推进院企合作,搭建产教融合平台,12月8日,金融管理学院与国新证券上海分公司举行战略合作协议签约仪式,金融管理学院党委书记许继亮、副书记关印、副院长郑迎飞、金融工程系副系主任邱越、金融工程系教授鲁春义,国新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总经理于静、证券营业部副总经理孙晨亮、首席ETF专家投顾靳冰馨及相关负责人出席仪式。仪式由许继亮主持。许继亮对国新证券上海分公司一行的到来表示欢迎和感谢,她介绍了学院总体情况,重点围绕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学生实习就业和长三角金融研究院等方面介绍未来发展规划。她表示,希望双方充分发挥优势,深度产教融合,为培养复合型金融人才贡献力量。于静指出,国新证券上海分公司秉持“为党理财”和“证券报国”理念,与学院的人才培养特色高度契合,希望通过双方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在学生实习实践、产学研融合等方面形成发展合力,实现院企合作共赢。仪式上,许继亮和于静代表双方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与会人员围绕院企合作进行充分交流,双方一致表示将秉持开放包容、合作共赢的理念,培养更多高质量金融人才,为服务国家战略和上海社会经济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阅读更多>>
会计学院四名学子喜获2023年度ACCA优秀学员荣誉称号
12-13
2023
为鼓励ACCA方向班学生在校期间勤奋学习、努力进取,特许公认会计师公会(ACCA)面向全国高校方向班项目设立“ACCA优秀学生奖励项目”,我校会计学院积极组织方向班学生申报。近日,四名ACCA方向班学生,2020级罗奕婷和刘景晖,2021级张弈杰和胡怡妮,从全国众多ACCA方向班学员中脱颖而出,荣获2023年度ACCA优秀学生称号。2020级ACCA方向班学生:罗奕婷2020级ACCA方向班学生:刘景晖2021级ACCA方向班学生:张弈杰2021级ACCA方向班学生:胡怡妮我校作为全国较早开设ACCA方向班的高校,自设班以来教学成效卓著。2013年我校会计学院成为全国第六所获得ACCA总部认可白金级认证资格的学院。学校于2015、2017、2018和2019四年被评为ACCA全国优秀高校,于2018年荣获“ACCA中国卓越教育机构成就奖”。此次获评,是对我校学生在ACCA专业学习能力的肯定和认可,也突显了会计学院在ACCA方向人才培养方面的教育成效。
阅读更多>>
第二届“高教社•SSTTS杯”全国读报与国际传播能力大赛决赛顺利举行
12-13
2023
12月10日,由上海市外文学会、上海市科技翻译学会、高等教育出版社和上海对外经贸大学联合主办,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国际商务外语学院承办的第二届“高教社·SSTTS杯”全国读报与国际传播能力大赛以在线方式在我校顺利举行。本次大赛面向在校全日制本科生、研究生和爱好读报的18岁以上社会人士,旨在培养我国大学生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跨学科知识和人文科学知识,培养具备各领域国际交流能力、能够讲好中国故事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大赛形式新颖,为国内首个将读报与国际传播相结合的大型赛事。大赛初赛有来自全国203所高校的1300余名选手参赛,经平台打分、专家组人工复核,100名选手进入复赛。复赛采用征文形式,经专家组对参赛作品进行评审,最终28位选手脱颖而出,挺进决赛。受邀担任决赛评委的专家有华东理工大学教授、上海市外文学会副秘书长颜静兰,上海市科技翻译学会副秘书长、中国译协“资深翻译家”翁国强,上海外国语大学教授张健,华东师范大学教授、翻译系主任赵刚,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教授、外国语学院院长邵军航。高等教育出版社上海教学服务中心主管赵峻等嘉宾出席比赛。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国际商务外语学院院长温建平教授和高等教育出
阅读更多>>
我校学子在第十届提案中国·全国大学生模拟政协提案大赛中斩获佳绩
12-11
2023
近日,由共青团北京市委员会、中共北京市委教育工作委员会、北京市人民政协理论与实践研究会、外交学院主办的“第十届提案中国·全国大学生模拟政协提案大赛”在中央社会主义学院举办。此次大赛共有来自全国98所高校提交的涉及教育、经济、科技、文化、医疗等领域的1130份提案,经过网络初评,40支队伍进入全国赛角逐。学校推荐作品《关于新时代下推进临沂非物质文化遗产创新发展的提案》在全国总决赛中荣获“第十届提案中国·全国大学生模拟政协提案大赛社会影响力奖”和“第十届提案中国·全国大学生模拟政协提案大赛优秀奖”。获奖项目展示作品名称:《关于新时代下推进临沂非物质文化遗产创新发展的提案》团队成员:郭红阳、李舒同、高思文、刘瑜婕、李冬祎、朱之阳指导教师:刘海泉、胡婷该提案在深入学习习近平文化思想,推进文化自信自强的大背景下,聚焦临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利用,采用问卷调查法、访谈调研法、实地观察法等,提出临沂非物质文化遗产存在的非遗数据库建设不容乐观、非遗发展路径协同性仍显不足、非遗传承保障机制有待完善等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打造非遗数据库工程、打好“旅产数研”组合拳、打造系统化保护格局等解决措施。
阅读更多>>
首届机关青年业务骨干培训班开班
12-11
2023
为进一步深化机关作风建设成效,持续提升机关青年干部政治素质和创新实践能力,助推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12月8日下午,“勇立发展潮头,争当攻坚先锋”首届机关青年业务骨干培训班暨青年成长论坛顺利开班。机关党委书记、机关工会主席范登峰主持开班仪式,并作了开班动员。经机关各党支部(工会小组)推荐,共有来自机关22个部门的30名青年业务骨干参加本次培训班。培训班由机关党委、机关工会联合学校党校举办,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首要任务,突出理论教育和党性教育,强化能力训练和实践锻炼,采取主旨报告、主题教学、成长论坛、素质拓展、主题党日、分组交流和成果展示等多种教育培训方式,为期3个月。开班仪式后,校党委组织部部长、党校常务副校长陈加林和校纪委副书记、审查调查室主任(兼)徐佳分别为本次培训班暨机关“德政讲堂”作了题为《党的组织制度建设和党员教育管理》《高校党的政治建设》的主旨报告。
阅读更多>>
2022-2023学年校长奖学金答辩评审会顺利举行
12-09
2023
12月6日,2022-2023学年校长奖学金答辩评审会在松江校区信息楼530会议室举行,经个人报名、学院初评推荐及学校复评,15名本科及研究生候选人进入最终的答辩评审,学校相关职能部门分管负责同志和专家代表担任评委。本次评审会向全校学生开放现场观摩,来自各学院的50名学生代表成功报名,观摩并见证了校长奖学金公开答辩过程。15名候选人按照抽签顺序依次做了个人风采展示,并回答了评委提问。经评审,共有6名同学进入获奖公示阶段。(公示名单详见:https://www.suibe.edu.cn/xsc/2023/1208/c3593a164941/page.htm)校长奖学金旨在鼓励学生全面健康发展,着重在勤学上进、砥砺奋斗、创新创业、担当奉献、公益服务等方面选树典型,奖励优秀,示范带动,引导学生争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
阅读更多>>
我校青年教师应邀参加WTO性别议题青年贸易峰会
12-07
2023
世界贸易组织于2023年11月13日至14日在瑞士日内瓦世贸组织总部举行性别议题青年贸易峰会,为青年专业人员提供参与贸易和性别问题讨论的机会。我校青年教师王思语副教授应邀参加会议并访问世贸组织总部。此次青年峰会汇聚了59名来自世界不同地区、不同专业背景的20至35岁的青年与会者,其中27%来自欧洲,24%来自非洲,22%来自拉丁美洲,17%来自亚洲,10%来自北美。这场会议目标是寻求学术界和研究机构年龄在20-35岁对贸易与性别问题有研究工作的女性学者,聚集在这次全球影响力的活动中帮助她们更好推进后续研究与合作,以及通过包容性贸易促进妇女经济赋权。此次峰会旨在促进青年专业人员就贸易和性别问题的研究与交流,并通过全球科研机构通过加深与WTO往来,推进青年学者未来在这一议题上进一步开展研究工作。图1:参会人员大合影(图片来源©WTO)两天的会议涵盖了内容丰富的专题讲座与研讨,包括青年在性别平等和包容性贸易中的作用,电子商务中的性别视角,性别贸易与环境,非关税措施与性别等,极大增进了青年学者对贸易与性别这一问题的深入认识与理解。峰会还包括了与WTO总干事恩戈齐•奥孔乔-伊维拉与副总干事张向晨
阅读更多>>
国际中文教育学院学生获全国首届国际中文教育教学技能大赛优秀奖
12-07
2023
12月2日至3日,由中文联盟支持、陕西汉语国际教育研究会主办、海南师范大学承办的全国首届国际中文教育教学技能大赛成功举办。本次比赛共有全国107所高校的264名本科生、研究生、留学生参加。我校国际中文教育学院汉语国际教育(商务汉语方向)专业2021级本科生顾乐天,汉语国际教育专业2023级研究生陈璐、周笑笑在陈瑶、李靖婷、虞娅娜三位老师的指导下,代表学校参与本次比赛并获优秀奖。自大赛通知发布以来,国际中文教育学院高度重视,从学校2023年国际中文教育教学大赛获奖者、2023级研究生中精心挑选参赛选手,从说课、讲课、中英文问答、中华才艺展示四个环节对学生开展赛前训练,为正式比赛夯实基础。大赛中,3位选手在四个环节均全力以赴,表现可圈可点,展现了上经贸大国际中文教育学院学子的风采。本次比赛是新文科背景下,为适应国际中文教育发展要求,响应国际中文教育领域新动向,促进国际中文教育事业发展,提高国际中文教育人才培养,由权威部门牵头主办的首次全国性大赛。国际中文教育学院将全面总结本次参赛的经验,将大赛的要求融入人才培养中,持续提高“中文+”国际中文教育高质量人才培养的能力和水平。
阅读更多>>
机关工会举行“妈咪小屋”揭牌仪式
12-07
2023
历经一年多的精心筹备,12月5日下午,机关“妈咪小屋”举行揭牌仪式,正式向机关哺乳期的女教职工开放使用。校工会副主席、妇工委主任彭清清,机关党委书记、机关工会主席范登峰,校党委宣传部副部长陈颖辉,后勤综合管理处副处长邵雅菁、毛丹玲,校工会王海华、校友工作联络处叶茹惠、机关党委孔参和年轻妈咪代表董雪、周婧宏、徐玲丽等出席了揭牌仪式。活动现场,彭清清和范登峰共同为“妈咪小屋”揭牌。范登峰向为“妈咪小屋”选址、设计、装修等作出贡献的部门和老师表示了感谢,希望今后机关工会建设得到更多的关注和支持,为机关职工提供更好的服务。机关工会女工委员邵雅菁带领与会人员参观了小屋,并介绍了小屋的设计理念。小屋内设有按摩椅、沙发、冰箱、消毒柜、微波炉、茶几、书架、收纳柜等家电和家具,并为哺乳期宝妈们免费提供湿纸巾等用品,柜子里还备有免水洗消毒液和口罩。妈咪代表们纷纷表示“妈咪小屋”的投入使用,切实解决了哺乳妈妈们的难题,也保障了母婴权益,让哺乳期的妈妈们能感受到集体的关怀、温暖,能以更加饱满的精力投入到工作当中。下一步,机关工会将在校工会、妇工委的指导下,秉持把为民服务的小事办好理念,不断丰富“妈咪小屋”功能
阅读更多>>
学校举办“强化责任担当,争创引领示范”党建引领教师职业生涯发展专题研修活动
12-07
2023
为深刻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强国建设的重要论述,校党委组织部和党委教师工作部、人事处于12月5日主办“强化责任担当,争创引领示范”党建引领教师职业生涯发展专题研修活动。2023年学校岗前培训全体新进教师参加研修。本次研修活动邀请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工第二党支部书记李秀敏、国际经贸学院电子商务系党支部书记苏庆新和法学院国际关系学系教工党支部书记吴晓锋三位红青导师担任主讲。活动由国际中文教育学院青年教师李婧婷主持。李秀敏分析了规划教师职业生涯的重要意义,回顾了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工第二党支部党建工作的发展历程,她提出要发挥先行探路作用,在角色转换上下功夫,深刻认识党员和教师的角色内涵,争做创新发展领头羊;要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在教学科研上下功夫,将党的创新理论学习与教育教学工作融合贯通,推动学校事业发展和个人成长再上新台阶;要发挥辐射带动作用,在协同育人上下功夫,积极参与各类课内外活动实践平台,锤炼提升教师在第一课堂、第二课堂和网络课堂的育人育德水平。苏庆新以“‘校村企’党建结对助力乡村振兴”为题分享了“党建+”视域下党的建设助力农业强国建设的生动案例。他表示,本项目是电子商务系党支部、松江区
阅读更多>>
我校教授参加2023年中国国际贸易学会暨国际发展论坛
12-05
2023
11月25日,由中国国际贸易学会、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共同主办,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经济学院承办的“2023年中国国际贸易学会暨国际发展论坛”在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举行。来自相关政府部门、各高校及研究机构的专家学者、部分省市国际贸易学会负责人、国际贸易学会兼职副会长单位及会员单位代表等600余人参加了此次盛会。国际经贸学院黄建忠教授、何欢浪教授、叶作义副教授等出席此次盛会。本次年会的主题为“以高水平对外开放促进深层次改革、高质量发展”。与会专家围绕现阶段我国对外开放所涉及的重要话题展开深入探讨。年会设主论坛、六个平行分论坛和期刊座谈会。在分论坛环节,国际经贸学院院长何欢浪教授主持“建设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分论坛并作为分论坛代表作总结发言。国际经贸学院教授、中国国际贸易学会常务理事黄建忠教授以《四核四维、双自联动—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的逻辑建构》为题发表演讲。他认为我国制度型开放应从“四核四维”入手,实现“双自联动”。“四核”主要包括制度型开放的规则、规制、管理和标准四大核心,“四维”主要包括投资、贸易、金融和创新四大维度。“双自联动”指的是我国对外签订自由贸易协定(FTA)和对内设立自贸试验区(
阅读更多>>
学校党外知识分子联谊会与金融管理学院科研团队赴临港新片区调研
12-05
2023
12月1日,党委统战部组织学校党外知识分子联谊会(以下简称“知联会”)代表、无党派人士代表、民主党派成员代表等与金融管理学院专家团队赴临港新片区开展调研。临港管委会相关部门、南汇新城知联会参加座谈,就合作共建、智库建设、人才引育等方面开展交流讨论。会议由金融管理学院应尚军副院长主持。知联会会长李爱喜教授在交流中介绍了学校知联会的基本情况。他表示,知联会人力资源丰富广泛、学术基础扎实多元,汇聚着学校统一战线各方面的代表人物和教学科研中坚力量。在上海市知联会的指导下,在学校党委的领导下,知联会注重发挥党外知识分子智力优势服务中心和大局,是学校培养党外代表人士、向民主党派输送优秀成员的重要“蓄水池”,是党外知识分子思想引领的重要平台,也是我校关心、关怀、关爱党外知识分子成长与发展的重要平台。知联会秘书长杨军敏表示,知联会将持续努力发挥智力优势,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学校改革创新建言献策、汇聚智力。无党派人士代表何晓波、朱宏淼,知联会会员代表薛楷杰,农工党支部委员郑迎飞,九三支社副主委辛琳,欧美同学会会员陈晓静、嵇尚州等参加讨论。金融管理学院科研团队围绕学科建设、管理政策等方面进行了调研交流。会
阅读更多>>
我校师生在2023年长三角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论坛上再获佳绩
12-05
2023
12月1日,2023年长三角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论坛在上海大学举行。本次论坛由上海市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宣讲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上海市学位委员会办公室主办,上海大学承办,华东理工大学、上海理工大学协办。论坛旨在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和加强学风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进一步落实全国研究生教育会议精神,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在创新引领中肩负科技强国使命。上海大学党委书记成旦红、上海市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陈馨、上海理工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盛春出席会议,来自长三角地区高校的相关领导和师生代表参加了会议,会议由上海市教委高教处处长杨颉主持。本次论坛面向长三角高校、科研院所研究生导师、研究生辅导员、研究生教育管理工作者、研究生征稿,共征集了来自46家单位投稿的作品915件,其中获奖学术论文120篇,获奖工作案例79篇。我校师生共7项成果获奖,创近年来最好成绩,学校连续三年荣获优秀组织奖。法学院研究生吴天怡撰写的《公序良俗原则与科技伦理治理》获学术论文一等奖,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刘永撰写的《大数据赋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数字化研究》获学术论文三等奖,国际经贸学院研究生
阅读更多>>
我校学生在2023年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中再创佳绩
12-01
2023
近日,2023年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获奖名单揭晓,我校学生共获得国家二等奖1项,上海市一等奖1项,上海市二等奖3项,上海市三等奖12项。获得国家二等奖的团队是黄朝蓁、吴昱锋和杨雨欣。在学校教务处的指导支持和统计与信息学院的精心组织下,我校共选派了171名学生组成的57支队伍参加竞赛。统计信息学院数学建模竞赛团队刘永辉、朱建明、王利娟、李睿、刘海、刘欣、袁明生、闫辛、柳树、孙辞海、李瑞囡、柴海涛、周大鹏、肖包兴邦承担了本次竞赛的赛前指导和培训工作。今年的全国大学生(本科)数学建模竞赛共有三道试题,其中A题为“定日镜场的优化设计”,B题为“多波束测线问题”,C题为“蔬菜类商品的自动定价与补货决策”。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创办于1992年,是由教育部高教司举办的全国性大学生科技竞赛活动,每年9月举行,也是全国高校规模最大、在国内外最具影响力的基础性学科竞赛之一,是首批列入“高校学科竞赛排行榜”的19项竞赛之一。
阅读更多>>
我校荣获第八届上海市“日盈杯”模拟法庭竞赛二等奖
12-01
2023
11月24至11月26日,在由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主办的第八届上海市大学生模拟法庭竞赛中,我校代表队凭借扎实的理论功底和精彩的临场发挥,在16支参赛队伍中脱颖而出,最终荣获二等奖,王沁、王睿琪两位同学取得“优秀辩手”的称号。我校代表队由法学院教师桂亚胜、唐红林担任教练,宋培维(23级民商法学研究生)担任领队,队员包括王沁(21级法学本科生)、桂一心(21级法学本科生)、李梓涵(22级法学本科生)、杨学礼(22级法学本科生)、苏张馨(21级法学本科生)、王睿琪(21级法学本科生)、刘建媛(21级法学本科生)、周佳明(22级法学本科生)。上海市大学生模拟法庭竞赛是沪上规模最大、级别最高的模拟法庭学科竞赛,每年都吸引包括华东政法大学、同济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代表队参加。我校在该比赛中曾获得过7次三等奖。本次比赛,队员们积极投入备赛,高质量地完成书状撰写和模拟训练,取得了历史性的成绩突破,检索能力、写作能力、口头表达能力等也得到充分锻炼。本次竞赛的成绩的取得,不仅是对参赛师生的肯定,更是对法学院多年来坚持发展实践教学的肯定。法学院将以此荣誉为动力,赓续优良传统,持续深化法律教学与创新实践的融合,培
阅读更多>>
学校“师德大讲堂”举办“做一个热爱高校教师职业的老师”专题报告
12-01
2023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论述,教育引导全校教师坚守教育初心,厚植师德涵养,11月30日下午,学校在松江校区图文信息楼526会议室举行“师德大讲堂”(第三期),邀请上海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2023年上海市“四有”好教师(教书育人楷模)获得者朱恒夫作专题报告,报告的主题是“做一个热爱高校教师职业的老师”。学校各单位教师代表、2023年“校本研修”全体学员等130余人参会。报告会由党委教师工作部副部长、人事处副处长张莉莉主持。朱恒夫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加快建设教育强国、全面推进民族复兴伟业的意义和内涵进行了解读,并结合教育教学的实践经验,勉励我校教师切实肩负起新时代赋予教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崇高使命和责任担当。朱恒夫表示,要成为一名优秀的高校教师,要学会爱学生,担负起传道大业,关注关爱学生成长,始终服务于育人育德的崇高事业;要爱职业,始终明晰为服务国家社会战略发展培养培育专业英才的职业目标,强化专业训练成为高水平的“名师”教出成大才的“高徒”;要爱学校,发扬爱校荣校的精神品质,深耕教学科研基本功、砥砺社会服务创新发展,以个人成长扩大学校知名度
阅读更多>>
学校举办青年教师圆桌论坛(第三期)
11-30
2023
11月29日上午,青年教师圆桌论坛(第三期)在松江校区乐群楼302室举行。此次论坛以“点亮‘心’希望,激活育人源动能”为主题,邀请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鄢静,工商管理学院企业管理系主任戴永辉和国际商务外语学院辅导员程栋担任嘉宾,2023年学校岗前培训全体新进教师参加活动。鄢静鼓励青年教师注重关心关爱学生和自身的心理健康,她以“关‘心’、用‘心’、爱‘心’”为关键词,通过数据化、案例化的方式分析了我国国民心理健康现状,并介绍了我校心理咨询案例的情况,解读了《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专项行动计划(2023—2025年)》,提出“望”“闻”“问”“切”工作路径,建议教师以爱自己、爱他人的生活方式寻找生活中的小确幸,呵护好学生和自身的心理健康。戴永辉介绍担任班主任和指导学生创新创业赛事的工作经验,剖析了帮助学生疏导课业压力、处理人际关系和指导职业规划的“育人之困”,提出了营造优良班风、加强班级建设的“班主任之困”,他表示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掌握“教师之道”,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提升学生的价值观、存在感,这些皆为“育人之喜”,要实现与学生共同成长,建立良好的师生互动关系,成
阅读更多>>
每页
20
记录
总共
5333
记录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页码
36
/
267
跳转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