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校园要闻
  • 新闻快讯
  • 媒体报道
  • 人物风采
  • 校史钩沉
  • 24小时图集
  • 校园影像
<
>
  • 学校要闻
  • 新闻快讯
  • 媒体报道
  • 人物风采
  • 校史钩沉
  • 24小时图集
  • 校园文化
  • 电子校报
  • 在线投稿
新闻网
学校主站

学校要闻

  • 学校党委常委会专题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上发表的重要讲话精神
    09-222022
    9月21日上午,学校召开党委常委会,专题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上发表的重要讲话精神。校党委书记殷耀主持会议,校党委副书记吴毅作领学,党政领导班子成员、党委常委分别结合各自工作实际交流了学习体会。会议指出,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战略全局出发,科学分析了当前国际国内形势,深刻阐述了过去5年工作和新时代10年的伟大变革,深刻阐释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深刻阐明了未来一个时期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大政方针和行动纲领,闪耀着马克思主义思想光辉,具有很强的政治性、理论性和指导性。会议强调,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作为重大政治任务,深刻认识新时代的伟大变革,深刻认识踏上新征程肩负的历史重任,深刻认识担当新使命提出的新要求,进一步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上来。会议就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明确四方面要求:一是要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坚定战略自信、保持战略清醒,以迎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为主线,深化党的创新理论学习研究,忠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二是要坚持“把我们自己的事情做好
    阅读更多>>
  • 我校入选“市级创新创业学院”建设名单
    09-202022
    近日,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发布《关于公布市级创新创业学院和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基地建设名单的通知》,我校成功入选“市级创新创业学院”建设名单。这是学校近年来继先后获评2019年度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2020-2021年度和2022-2023年度上海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示范基地、2018-2021年度上海市A级高校创业指导站后取得的又一重大创新创业教育工作成果。学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把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作为推进学校综合改革的突破口,树立“培养就业岗位的创造者和岗位创业者”这一创新创业教育理念,面向全体、分类施教、结合专业、强化实践,坚持创新引领创业、创业带动就业,紧紧围绕培养“具有创新创业意识、国际视野、跨文化沟通能力强、熟悉国际经贸规则、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层次、应用型、国际化经贸人才”的人才培养目标,构建集“协同式”创新创业教育教学、“开放式”创新创业实践实战、“六阶式”创新创业项目孵化、“一站式”创新创业服务保障的“四位一体”国际化商科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生态系统。创业学院自2016年1月成立以来,围绕学校“四位一体”国际化商科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生态系统构建,着力推进“红色筑梦”
    阅读更多>>
  • 2022年我校国家级项目立项数创历史新高
    09-192022
    9月13日,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办公室公布了2022年国家社科基金年度、青年和西部项目的拟立项名单,我校共获得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立项15项。截至目前,2022年我校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共获得立项18项,其中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1项目、国家社科基金中华学术外译项目1项、国家社科基金教育学项目1项。与我校往年申报情况相比,2022年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无论立项数还是立项率,均为历史最高。9月8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公布了2022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重点项目、部分重大项目、青年科学基金项目等的评审结果,我校共获得国家自科基金项目立项8项,其中面上项目3项、青年科学基金项目5项。近年来,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形势下,学校党政领导高度重视,加强顶层设计,统筹各方资源,落实对接上海新一轮教育综合改革方案,持续推进科学研究等重点领域改革,为学校科研发展提供制度保障。先后出台、修订了一系列科研管理文件,从多个维度持续提升我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科研热情,为广大科研人员营造良好的科研氛围。尤其2022年面临新冠疫情,科研处会同各学院早谋划,早动员,全力组织,举办各类申报线上线下推进会、交流会和辅导会。各课题申
    阅读更多>>
  • 学校举行2022级新生军训教官指导员见面会
    09-192022
    9月17日下午,我校2022级新生军训教官指导员见面会在图文信息大楼503会议室举行。校党委副书记、副校长、军训总指挥祁明,军训旅旅长鲍俊成,军训旅参谋长陈进,校党委武装部部长、军训旅政委缪韵笛及其他旅部领导、参训部队、学生教官和指导员出席会议。欢迎仪式由校党委学工部副部长、军训旅副政委陈颖辉主持。祁明代表学校向承训部队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他指出,今天是第22个全民国防教育日,在这样的日子里迎接承训教官,开启今年的军训工作,意义更加深刻。学校历来高度重视学生军训工作,经过多年合作,全校师生也与承训部队结下了深厚的情谊。今年面对诸多新变化,学校构建了“线上理论+线下实践双训、部队教官+学生教官双训、军事训练+入学教育双训”的新模式,确保军训工作的覆盖面和有效性。最后,祁明对全体参训人员提出三点希望:一是精心组织,确保军训工作质量;二是周密部署,确保军训安全有序;三是高度重视,做好军训保障服务。鲍俊成代表部队感谢学校一如既往的信任和对军训工作的精心安排。他指出,大上海保卫战期间,全校师生众志成城的勇毅表现令他敬佩和感动,并对学校过去一年发展建设所取得的各项成就表示祝贺。最后,他表示承训部队
    阅读更多>>
  • 国际中文教育学院揭牌仪式暨汉语国际教育高端论坛成功举办
    09-162022
    9月16日,学校成功举办国际中文教育学院揭牌仪式暨汉语国际教育高端论坛。校长汪荣明、学校部分职能部门负责人和国际中文教育学院领导出席了揭牌仪式。同济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院长孙宜学教授、上海师范大学对外汉语学院院长曹秀玲教授、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院长张艳莉教授、上海财经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院长孙冰副教授、上海大学国际教育学院副院长裴雨来教授、上海海事大学外国语学院副院长蒋哲杰副教授等专家学者应邀出席。复旦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院长罗剑波教授和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副院长吴剑锋副教授在线参与了相关活动。国际中文教育学院的师生代表也参加了揭牌仪式。汪荣明为国际中文教育学院揭牌并致辞。他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提升国际话语权,作出了一系列理论阐述、顶层设计、战略规划和制度安排。新形势下,如何使国际中文教育成为文化自觉的鲜明旗帜和文化自信的重要基石,是历史赋予高校、赋予我们的光荣使命。他强调,学校研究决定成立国际中文教育学院,这既是推动内涵建设、优化学科专业结构、调整院系布局的重要改革,更是积极响应国家战略,着力培养推动人文交流、促进国际理解、加强国际传播、讲好中国故事的专业
    阅读更多>>
  • 校长汪荣明带队调研金融管理学院
    09-162022
    9月16日上午,校长汪荣明、校党委副书记吴毅、副校长于雪梅一行调研金融学博士点建设工作,金融管理学院领导班子成员、教工支部书记、系主任、骨干教师代表参加调研座谈会。会议由金融管理学院党委书记许继亮主持。会上,院长张铁铸汇报了学院整体工作和金融学博士点建设相关情况,重点围绕一流专业建设、科研成果培育、师资队伍建设、人才培养、国际合作等方面谈现状、摆问题、提展望;副院长闫海洲、教工支部书记万孝园、博士生导师方红艳分别从“科研助力博士点建设”“党建助力博士生培养”“对博士生培养的思考”等方面作了汇报;部分学院领导和教师作了补充汇报。汪荣明认真听取了学院的工作汇报,对学院干部教师同心协力、踔厉奋发的精神状态,以及学院发展的良好势头表示认可,对学院近期取得的亮眼成绩表示祝贺。他从应用经济学和金融学发展的学理视角,以及国家发展的战略需求角度阐释了金融的重要性,并从“大气、人气、才气、锐气”四个方面肯定了学院发展的良好趋势,同时提出新的工作要求。一是不断提升大局意识,培养开阔心胸,重视团队建设,在学院形成良好沟通氛围,以坚强过硬的领导班子引领事业发展;二是继续营造团结氛围,明确方向路径,发挥集体力量
    阅读更多>>
  • 人工智能与变革管理研究院成功举办2022上海对外经贸大学系统动力学国际青年学者论坛
    09-162022
    由上海对外经贸大学人工智能与变革管理研究院主办,中国系统工程学会系统动力学专业委员会、国际系统动力学学会中国分会与意大利巴勒莫大学协办的“2022上海对外经贸大学系统动力学国际青年学者论坛”于9月13日”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成功举办。本次论坛围绕“系统动力学与协同治理”这一主题,邀请了系统动力学领域与协同治理领域的顶尖学者,分享他们在学术、公共管理以及商业实践中的观点与建议,共同探讨协同治理与系统动力学相关联的跨学科理论、概念、问题和经验教训,以增进对协同治理实施过程中的交叉和复杂问题的理解。副校长吴忠教授为本次论坛致开幕词。他指出,协同治理理论和实践都强调不同领域的责任,并致力于促进公共价值的共同实现。在当下学科交叉协同发展的大趋势下,围绕本次论坛主题开展深入的学术探讨有着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同时,本次论坛是我校与意大利巴勒莫大学在多年深入合作基础上的创新探索,有效促进了两校的学术合作和人才培养。图1 吴忠副校长致辞盖有非常之功,必待非常之人。由中国系统工程学会系统动力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钟永光教授主持的论坛“荣耀时刻”环节,通过视频短频向与会学者展示了我国系统动力学先驱学者王其
    阅读更多>>
  • 会计学院与众华会计师事务所共建产学研基地
    09-162022
    9月15日上午,会计学院举行产学研基地签约及授牌仪式,副校长徐永林参加活动。学校办公室主任、会计学院党委书记张嵘,会计学院院长裴瑱,副院长张天舒、杨慧辉、孙淑伟,审计系主任王如燕,众华会计师事务所首席合伙人陆士敏、合伙人李俊祥、人力资源部人事总监张旭以及会计学院学生代表参加此次签约和授牌仪式。签约仪式由张嵘主持。我校会计学院始终坚持“国际化、重实践、强素质”的人才培养模式,在“三全育人”综合改革大背景下,注重加强校企产学研合作,开展协同育人。众华会计师事务所是在上海注册的中国大型会计师事务所之一,目前员工人数1000余人。众华以专业的会计技能、严谨的执业道德、优质的财务服务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在业内享有高知名度。徐永林和陆士敏分别作开场致辞。徐永林指出,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不断涌现,对会计理论、会计组织方式、会计工具手段等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当前,会计实践工作和理论教学都在面临重构和升级,培养能适应新时代的复合型、应用型、创新型的高层次财会管理人才需要充分借助行业资源,产教融合来实现。会计学院每年有大量毕业生进入会计师事务所从事审计行业。行业内的变化值得高校和企业共同探讨、携手
    阅读更多>>
  • 学校召开2021年度智库工作总结会
    09-142022
    9月13日下午,学校2021年度智库工作总结会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举行。校长汪荣明、副校长于雪梅、各二级学院院长、实体研究院院长、智库负责人、分管副院长及智库专家代表参加了会议,会议由副校长于雪梅主持。汪荣明在讲话中代表学校向长期以来为学校决策咨询研究工作贡献力量的各位领导、专家表示衷心的感谢,向获奖的先进个人和先进集体表示热烈的祝贺。他指出,学校高度重视智库建设,将其作为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和上海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抓手。近年来,在上级有关部门和学校党政领导的关心指导下,学校的决策咨询成绩突出,智库建设稳步推进,智库工作不断取得新进展,一是以经贸直报站为抓手,对接政府需求,建立智库专报的管理体系;二是决策咨询成绩在上海高校持续名列前茅,报送的内参数量和质量均呈显著上升趋势;三是经过多年努力,智库体系建设有所建树。学校智库工作围绕重要选题出成果,在服务上海方面成效显著,在服务党和国家治国理政的过程中,学校一批专家学者的政治敏感性、咨政主动性显著提升。汪荣明对我校的智库工作提出了三点希望和要求,一是发挥智库咨政育人的服务功能,二是挖掘智库专家的动力潜力,三是提升智库工作的情怀温度。希望学校
    阅读更多>>
  • 我校姚为群等七位教师受聘担任上海市RCEP企业服务咨询中心站专家
    09-132022
    9月9日上午,在虹桥国际中央商务区举行的RCEP企业服务专场活动中,包括我校姚为群、车春鹂、叶作义、汪波、张娟、景瑞琴、夏玮老师在内的首批15位同志受聘担任上海市RCEP企业服务咨询中心站“《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业务咨询专家”,为上海企业提供多视角、多领域RCEP业务咨询,为企业用好RCEP提供智力支撑。目前,RCEP已在除印度尼西亚、菲律宾之外的13个缔约国生效实施。在上海市商务委员会的指导下,上海亚太示范电子口岸网络运行中心、虹桥国际中央商务区管委会、外高桥保税区管理局和长宁区商务委分别设立了本市首批4家RCEP企业服务咨询站。
    阅读更多>>
  • 开学第一天教学工作井然有序
    09-132022
    9月13日是新学期上课第一天,校园里又恢复了往日的热闹与活力。校党委书记殷耀、副校长徐永林带队,教务处及各教学单位相关人员一同对教学秩序进行全面检查。校领导就教学环境、教师到岗情况、学生出勤情况、后勤保障情况等进行了深入、细致的检查走访。校领导在课前与教师亲切交流,了解课程准备情况,同时充分关心受疫情影响在线学习的学生学习情况,要求教务处和各教学单位务必做好线上线下同步教学的服务保障工作。受疫情影响,部分学生无法按时返校,为做好线上线下同步教学,学校为每间教室配备了相应的教学设备。同时,利用在线云直播平台,为无法进入教室学习的2000余名本科学生开通远程直播学习。针对不同年级、不同学院,教务处分别建立了9个教学服务保障微信群,向学生提供全天候咨询服务。为便于教师提前了解所授课程学生返校情况,教务处会同信息办开发“未返校学生课程管理”和“在线授课方式”小程序,教师可在手机端实时查询未返校学生人数,及时对授课内容与授课方式做出调整。为确保开学初教学运行工作的平稳有序,教务处将开学工作逐层分解,制定工作计划、工作内容和时间节点,开通各类教师线上教学保障技术群2个,开展教学直播软件使用培训,会
    阅读更多>>
  • 我校研究生相继在顶级学术期刊发表论文
    09-122022
    今年以来,我校研究生学术研究成果丰硕,三篇学术论文相继在经管类中文顶级学术期刊发表。其中,国际经贸学院2017级硕士研究生任岩与导师何欢浪合作的论文《媒体宣传、知识产权保护与企业创新》,在《世界经济》发表(2022年第1期);国际经贸学院2016级硕士研究生潘艳、牛晴晴与导师章韬合作的论文《出生地对个体工资的影响:代际流动性与空间固化》,在《经济学(季刊)》发表(2022年第4期);金融管理学院2020级硕士研究生杨晓倩、2017级硕士研究生张鹏程与导师王磊合作的论文《兼听则明:高管社会网络与企业投资决策同伴效应》,在《管理科学学报》发表(2022年第6期)。这三份学术刊物均为我校认定的中文A类期刊。这些优秀成果的取得,是我校不断深化研究生培养改革的结果。近年来,研究生院先后出台或修订《上海对外经贸大学研究生科研创新培育项目实施细则》《上海对外经贸大学资助研究生参加高水平学术会议和科研访学实施细则》等文件,全力支持研究生开展科研创新活动。同时,在培养过程中,严格导师遴选标准,强化导师责任,进一步发挥导师的引领作用,让导师成为学生开启学术研究的领路人。2022年我校开始招收应用经济学博士
    阅读更多>>
  • 学校召开上海高校学位点培优培育专项计划2022年度中期评估会
    09-072022
    为更好推进上海高校学位授权点培优培育专项计划,进一步提升我校学位点内涵建设水平,9月6日上午,学校召开了学位点培优培育专项计划年度中期评估会议。副校长吴忠出席会议。财务处、人事处、发展规划处、科研处负责人,以及相关学院院长、副院长、学位点负责人参加会议。会议由研究生院副院长王磊主持。王磊首先介绍了上海市教委对执行学位点培优培育专项计划的总体要求。随后,统计学和外国语言文学等两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培育专项计划,旅游管理、新闻与传播、汉语国际教育、公共管理、资产评估和保险等六个硕士专业学位点培优专项计划的负责人分别就学位点建设举措、建设增量、项目绩效指标完成进度、经费执行等情况作了重点介绍,并汇报了下一步工作实施计划。与会人员围绕学位点培优培育过程中的具体问题以及相关机制体制建立进行了深入研讨。吴忠在总结时指出,学位点培优培育专项计划彰显着学校学位点建设的整体水平,每个项目都承担着不同的使命。各学位点要高度重视,一是要对接国家战略、对标国内一流,以建设目标为导向、以问题为抓手,建立学位点内涵建设的长效机制;二是要以本次年度中期评估为契机,进一步完善学位点建设各项核心指标,找差距、补短板
    阅读更多>>
  • 我校举行2022年秋季大学生应征入伍预定新兵欢送会
    09-062022
    9月2日下午,2022年秋季大学生应征入伍预定新兵欢送会在松江校区图文信息大楼503会议室举行。校党委副书记、副校长祁明,党委学(研)工部、武装部部长缪韵笛,党委学工部副部长陈颖辉,各有关学院党委(总支)副书记、辅导员及全体预定新兵出席欢送会,会议由陈颖辉主持。祁明在会上作了讲话。他首先代表学校向所有预定新兵表示热烈祝贺,祝贺他们经过严格的挑选实现了自己携笔从戎的报国理想,对同学们投身军营、扛起守卫祖国的责任担当表达了充分肯定,向所有参军学生家庭以及参与征兵工作的全体工作人员表达了诚挚感谢。他对入伍预定新兵提出三点希望:一是坚守入伍初心,筑牢理想信念,尽快完成从一名青年学子到合格“四有”军人的蜕变;二是弘扬奋斗精神,勇于自我砥砺,坚持苦中求进,在部队“大熔炉”中磨炼意志、强健体魄;三是立足本职岗位,刻苦钻研本领,坚持脚踏实地,当好“普通一兵”,彰显上经贸大学子风采。缪韵笛宣读《上海对外经贸大学2022年秋季大学生应征入伍役前训练学生名单》。祁明为新兵代表佩戴“光荣入伍”绶带。党委武装部兼职干事程祎瞳介绍了今年我校大学生参军入伍情况,并总结了自2021年11月启动征兵工作以来的工作全过程
    阅读更多>>
  • 我校在第八届全国大学生统计建模大赛总决赛中创历史最好成绩
    09-052022
    8月28日,2022年第八届全国大学生统计建模大赛顺利落下帷幕,我校共有5支队伍在全国总决赛中获奖,其中2项全国一等奖、1项全国二等奖,2项全国三等奖,创下历史最好成绩。我校统计与信息学院司继春、周平老师共同指导的毕皓雨、李诗琪、王思语学生团队荣获本科生组全国一等奖,统计与信息学院范彩云老师指导的李芳羽、李硕、匡衡学生团队荣获研究生组全国一等奖。另有10支队伍在上海市选拔赛中获省赛奖项,其中3项一等奖,5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全国大学生统计建模大赛由中国统计教育学会、教育部高等学校统计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全国应用统计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联合主办,是全国影响最大的统计学科两大竞赛之一,自2009年第一届举办以来,每两年一届。大赛的开展有利于倡导大学生学习统计、应用统计的良好氛围,适应大数据时代的高校统计人才的培养要求,对于提高大学生的数据挖掘、数据分析、运用信息化技术处理数据的能力,加强创新思维意识,协助解决社会实际问题,助力统计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本届大赛的主题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统计测度”。自3月下旬启动赛程以来,全国共有514所院校,8607支队伍,近2.6万名大学
    阅读更多>>
  • 上经贸大承办世界人工智能大会“自由开源软件思想者论坛”
    09-032022
    2022世界人工智能大会(WAIC2022)于2022年9月1-3日在上海举办。我校承办的“自由开源软件思想者论坛”9月3日上午以线上形式进行,校长汪荣明教授出席论坛并致辞,这是我校首次在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承办分论坛。我校从2013年就开始开源理论研究及教学工作,曾举办多场开源学术研讨会。2019年7月,上海市批准成立上海开源信息技术协会,我校是发起单位并担任秘书长。2021年8月,学校成功申请到上海市开源数字“一带一路”协同创新中心。我校已经形成一支从事开源教学和科研的队伍。世界人工智能大会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科学技术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和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自2018年起,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已连续四年成功举办,成为联结全球人工智能发展最具影响力的专业化、国际化高端交流合作平台,汇集了全球人工智能领域最具影响力的科学家、企业家、政府人士和相关国际组织人士。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发挥着“科技风向标、应用展示台、产业加速器、治理议事厅”的重要作用。2022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在浦东张江和徐汇西岸设分会场,并在北美、欧洲、新加坡、韩
    阅读更多>>
  • 2022首届会展·文旅体·传播融合发展论坛正式拉开帷幕
    08-312022
    8月21日下午,由上海对外经贸大学、《中国贸易报》、上海市会展行业协会联合主办,上海对外经贸大学会展与传播学院、体育健康学院、研究生院和长三角会展研究院共同承办的“首届会展·文旅体·传播融合发展论坛”开幕式在线上成功举办。开幕式全程采用线上直播的形式进行,来自全国会展、文旅和体育等领域的业界和学界代表约1800人观看,31会议提供了直播技术支持。中国会展经济研究会会长袁再青、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副校长徐永林应邀先后致辞。开幕式由我校会展与传播学院党总支书记谈华主持。袁再青在致辞中对此次论坛给予了高度评价。他认为论坛抓住了会展、文旅、体育和传播融合发展这一新的大趋势。其中,会展业提供交流交易平台,文旅体等产业提供内容,传播则提供手段和工具,三者之间相互融合,共同推动经济社会方方面面的发展。徐永林介绍了我校的基本情况和办学特色。他认为,在疫情背景下此次论坛的主题聚焦于跨界和融合,既反映了产业发展的需要,也符合新文科建设的要求。实现整合营销传播特别是数字化营销与会展、文旅体产业发展的融合,一定能迎来巨大的发展空间。他还代表学校,对各界长期以来关心和支持上海对外经贸大学会展与传播学院的人才培养和事
    阅读更多>>
  • 我校喜获多项“2015-2020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优秀成果奖”
    08-212022
    近日,经创业学院申报、中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专家组评审和获奖公示,我校在“2015-2020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优秀成果”系列奖项评选中喜获多项荣誉。我校荣获优秀组织奖(全国共50家)。创业学院副院长高伟主编的教材《创新创业创造:职场竞争力密钥》荣获优秀教材二等奖(全国二等奖共9项)。高伟编著的上海市大学生科技创业基金会创业丛书之《创享·创青春:创时代创新创业协同育人案例集》荣获优秀著作一等奖(全国一等奖共3项)。创业学院自主开发的《创新创业创造:职场竞争力密钥》慕课荣获优秀课程二等奖(全国二等奖共6项)。创业学院联合工商管理学院开设的“创业管理”微专业荣获优秀实践一等奖。高伟撰写的1篇学术论文荣获优秀论文一等奖(全国一等奖共12篇),创业学院专职教师李朝阳撰写的2篇学术论文分获优秀论文二等奖、三等奖(全国二等奖、三等奖分别为19篇、33篇)。另外,双创学工创新团队徐同飞、高伟共同撰写的1篇学术论文荣获中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联盟2021年度征文一等奖(全国一等奖共15篇)。本次评选是由中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联盟和中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研究中心联合发起,主要征集了2015-
    阅读更多>>
  • 校领导赴厦门及泉州走访校友
    08-162022
    为进一步加强校友联络工作,增进校友与母校之间感情,8月10日至12日,副校长于雪梅、校友工作联络处处长晏琼、校博物馆副馆长丁烨赴厦门及泉州两地走访校友。10日上午,于雪梅一行赴厦门拜访90级英语专业校友、厦门嘉宝莱化妆品有限公司董事长郑民。于雪梅代表学校向郑民校友在疫情期间心怀母校、慷慨解囊之举表达感谢。10日下午,于雪梅一行走访了91级国贸专业校友、厦门汉嘉家居国际贸易有限公司总经理林桂阳。林桂阳回忆了自己在校学习的点点滴滴,表达了浓浓的爱校情谊,并表示自己始终关心学校的发展。10日晚,于雪梅参加了厦门校友会组织的校友活动。会上,她向校友们介绍了近几年学校的发展,并指出当前学校的改革发展迎来了一个重要的机遇期和窗口期。校友是母校最靓丽的名片,学校要进一步凝聚校友,积蓄力量。她还介绍了学校创建博物馆和10月即将举行首展的情况校友们纷纷表示将给予大力支持。11日下午,于雪梅一行前往泉州拜访校友。校友们就各自的近况及事业发展进行沟通交流,也对学校的发展表达了深切的关心之情。此次厦门、泉州之行是学校今年校友走访的重要一站,通过走访,深入了解了校友们的奋斗历程,也进一步激发了校友的爱校情怀,同
    阅读更多>>
  • 金融管理学院举办2022年金融科技人才培养论坛
    08-162022
    8月14日,金融管理学院举办2022年金融科技人才培养论坛,副校长徐永林出席开幕仪式并致辞,金融管理学院院长张铁铸、副院长应尚军、副院长(挂职)闫海洲等相关人员参加论坛。参会专家包括南京大学新金融研究院院长李心丹教授、上海财经大学金融学院党委书记刘莉亚教授、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研究员刘庭竹研究员、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金融学院副院长王天一教授、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金融学院院长张云教授、中央财经大学金融科技研究中心主任张宁教授等。论坛由应尚军主持。徐永林副校长代表学校致辞,对参加论坛的各位专家表示热烈欢迎和衷心感谢。他指出,尽管科技进步已经深刻改变了金融业,但金融科技领域的专业教育教学仍显滞后,尤其是对研究生层次的人才培养而言更是如此。他表示,众人拾柴火焰高,希望通过本次金融科技人才培养论坛,我们能够和兄弟院校一起,把金融科技领域的人才培养质量提升上去,更好的满足经济数字化时代社会对高质量、复合型金融人才的需求。开幕式后,李心丹教授、刘庭竹研究员、王天一教授、张云教授、张宁教授、张铁铸教授分别作了主题演讲。李心丹教授介绍了南京大学计算机与金融工程双学位实验班的培养经验。刘庭竹研究员从互动
    阅读更多>>
  • 每页 20 记录  总共 2796 记录 
  •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 页码 56/140 跳转到 

版权所有©2020 地址:上海市松江区文翔路1900号,邮编:201620
古北校区地址:上海市长宁区古北路620号,邮编:200336
闵行校区地址:上海市闵行区漕宝路3349号,邮编:200235